職場 | 職場修練
業務目標「每月簽下2個客戶」,你會怎麼做?一方法找出達標路徑

1.在主管告知自己績效不彰前,先學會拆解工作中的「變數」。透過分解工作流程,計算、設定目標數字,然後反覆詢問自己:「為什麼?」
2.以「每個月簽到2個客戶」為例,可以先設定「變數」並導入數值KPI:每日拜訪5個潛在客戶;在企業客戶試用產品期間,每日用Email聯繫客戶窗口。
3.等待主管直接告訴你正確答案,反而對工作能力成長沒有幫助。透過「自己做,自己解決」,學會找出工作中的「變數」,工作動力便會自然提升。
希望各位能在主管告知自己績效不彰前,先自行思考工作中的「變數」,成為能及早注意到「變數」的員工。試著去分解工作流程,計算數字,然後反覆詢問自己:「為什麼?」
其關鍵在於,不是只在腦海中胡思亂想,而是要從實際的行動數字來思考。在腦海中模擬再多,也是沒有意義。快速成長的員工,個個都是以這樣的方式工作。
或許也有人是個性好、銷售技巧高、有新手的好運氣,所以莫名其妙就做得很順利。不過,這種人肯定會在某處碰壁。或者,在教別人的時候不知道怎麼教,只說得出「要磨練業務力」、「賺錢就要腳勤」、「拿出拚勁來」這類空泛的話語。
越是莫名其妙就成功的人,越會用「OO力」這類說法來逃避。這與數值化是完全相反的概念。要知道,「模式」才是可以重現、複製的。
將變數細分至「行動層次」
假設,你是基層業務,對於「每月簽下2個客戶」這個目標,可以再設定以下子目標:
- 大量增加潛在客戶拜訪數。
- 在企業客戶試用期間,多多關懷、聯繫對方。
若能再進一步分解為數值化的KPI,更能讓一天該做的事,變得十分清楚明確。
- 一天要拜訪5位潛在客戶。
- 對於正在進行試用的企業客戶,每天都需要用電子郵件或電話,聯繫窗口1次。當產品試用結束時,一定要告知各種好處。
一般員工來說,若能這樣分解至行動層次,就不會再感到迷惘了。一旦「變數」變得清楚且明確,就能知道如何做出正確的行動。
直接得到主管給的「答案」,反而毫無意義
如果主管直接告知你:「這才是正確答案,所以請你這麼做。」其實對人才養成沒有意義。對新進員工而言,確實有必要給予指示,管理他的工作流程。但對於培育人才方面,主管需要轉換管理模式,避免干涉下屬目標與結果以外的部分。
最近有很多企業,永遠都在管理工作流程。這些公司一心認為設定好小目標,讓員工去完成,就能激勵員工、使他們充滿幹勁。實際上,這正是員工永遠無法成長的原因。
如果你是員工,就該及早注意到這個事實。有留意到的人,便會開始成長,懂得分解工作流程;一邊尋找問題所在,一邊進行各種嘗試。
正因為是「自己做,自己解決」,所以工作動力便自然提升,這不是主管該插手的部分。就是因為總是把下屬當成小孩或新人對待,才會連工作動力都需要主管來管理。這樣會妨礙人才養成,主管、員工雙方都必須要意識到才行。
《數值化之鬼:數字不是全部,但忽視數字的人絕對無法成長!》
作者: 安藤廣大
譯者: 陳亦苓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3/02/27
作者簡介
安藤廣大 Ando Kodai
識學株式會社 董事長兼執行長。
1979年出生於大阪府。自早稻田大學畢業後,歷經NTT DoCoMo株式會社、J-COM控股株式會社(現名:LIKE株式會社)之J-COM株式會社的董事兼業務部副總經理等職務。
2013年,認識到了「識學」的概念後便離開公司體系。以識學講師的身分,對許多企業的業績提升做出貢獻。
2015年,為了儘快讓識學普及於社會,創立了識學株式會社,以做為一種能使人和公司成長的管理方法,藉由口碑傳播而逐漸廣為人知。
2019年,距創立僅3年11個月的時間,便成功於東京MOTHERS市場上市。
截至2023年2月,日本已有超過3000家公司引進識學,受到各界高度矚目。
主要著作,包括銷量已突破40萬本的《リーダーの仮面》(主管假面思維)。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商周大調查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