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一個台大教授走過死亡:回頭看,很感謝自己生了一場大病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一個台大教授走過死亡:回頭看,很感謝自己生了一場大病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業周刊》1951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一個台大教授走過死亡:回頭看,很感謝自己生了一場大病

一個台大教授走過死亡:回頭看,很感謝自己生了一場大病
台大電機系教授曾雪峰,大學畢業後出國攻讀博士,26歲那年卻罹患腦瘤,人生一夕驟變。本圖為示意圖。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曾雪峰、王昀燕、王心瑩、熊誼芳
精選書摘 2023/04/14
摘要

1.台大電機系教授曾雪峰,大學畢業後出國攻讀博士,26歲那年卻罹患腦瘤,人生一夕驟變。最嚴重的時候半身癱瘓,臥床了一年多,學校課業中斷。

2.從美國到台灣,他經歷數次轉院,每一次都被醫師宣判死刑,幸而漸漸恢復健康。而後回到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再因為意外契機回台,接下台大教職。

3.曾雪峰擅長聽學生傾訴、做他們的朋友,會出奇怪的作業、辦奇怪的活動。學生往往說,這些作業幫助他們聽到內心的聲音,理解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麼。

家裡收到一個體積龐大的箱子,大人忙碌無暇打開,於是兒子興沖沖拆開包裹。我和太太趨前一看,原來是我的「師鐸獎」獎座、獎章和獎狀寄到了。

2021年7月,我接到消息,得知自己獲得教育部頒發的師鐸獎。這個獎項於每年9月28日教師節頒獎,表彰在專業領域有創新發展、在教育崗位上有特殊貢獻的優秀教育人員。

然而,沈浸於獲獎的喜悅中沒多久,到了8月,我突然半夜意識不清、陷入昏迷,太太立刻將我送醫,發現腦室腫大了好幾倍,必須緊急開刀。會有這樣可能致命的水腦症狀,並非偶然。早在20幾年前,我遭逢一場大病,動了腦瘤的手術,因此腦中裝設了引流腦脊髓液的導管。當時預計可使用5年、頂多7年,然而我卻與導管平安共存了這麼多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今管路鞠躬盡瘁,底部阻塞,必須更換。手術之後面臨走路不穩、眼睛複視等問題,太太為了鼓勵我配合復健、改善身體狀況,直對我說:「你要趕快好起來啊,9月28日才能去領師鐸獎!」為了這個短期的目標,我努力調養身心,終於順利出院。

在教師節的那一天,頂著手術時剃掉頭髮的平頭髮型,搭車到陽明山的中山樓,從蔡英文總統的手中,領到師鐸獎這項教育界的榮耀。

無從預料的人生巨變

在別人眼中,我大學畢業後出國深造,取得美國西北大學電機博士學位,回到台大光電所任教十多年,看似一路順遂。但事實上,我的人生在26歲那年發生了巨變。

在那之前,我是個無憂無慮、不知人間疾苦的人,從台大物理系畢業後,前往夢寐以求的芝加哥大學物理研究所攻讀博士,身邊都是全世界最優秀的物理研究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病,我的普通留學生活發生驟變。從剛開始只是聽不清楚,變成醫師宣告我得了腦瘤,緊急動開腦手術,接著冒出各式各樣的併發症,所有醫師都找不出病因。每天不明發燒,最嚴重的時候半身癱瘓,臥床了一年多,學校課業中斷,生活完全被打亂,經歷了生不如死的漫長病床歲月。 

我本來是對未來充滿憧憬與夢想的青年,一下子卻變成病得很重、很可能死掉的重度傷殘人士。那段期間,從美國到台灣,我經歷數次轉院,每一次都被醫師宣判死刑。

幸好家人始終沒有放棄,也有醫護人員勇敢接下挑戰,我終於在大家的悉心治療與照護之下,漸漸恢復健康。同樣要慶幸的是,我發病的時候正值剛考完博士資格考、還沒有找指導教授的空檔。如果當時尚未通過博士資格考,我對於自己的未來可能更加混沌迷惘,那對心理的打擊一定更大,是不是能夠撐過來,真的很難說。如果當時一切的悲慘遭遇非發生不可,那麼我非常感謝上天讓發生的時間順序是那樣,使我的人生還有個隱約可以期待的目標。

病癒之後,我回到芝加哥,經過認真思考,決定以研究物理的紮實基礎,轉而學習解決問題的工程學,轉學到西北大學電機系,取得博士學位,然後因為意外的契機,回到台灣,接下台大的教職。

事實上,我所接受的學術訓練是光電生醫研究,並不是專業的教育人員。本來打算取得博士學位之後,直接到業界工作。不過由於畢業前夕回到台灣一些大學,演講分享自己博士研究的內容,意外獲得台大光電所的教職,結果走上完全不一樣的人生道路。

刺激學生培養韌性、接受挫折

2010年,我在思考那一年14位電機系導生的畢業禮物時,突然覺得身為導師,只像平常一樣,請他們吃一頓飯實在沒什麼意思。於是突發奇想,來出作業!不如舉辦一場「未來晚會」,強迫他們思考未來20年後會是什麼模樣,例如成為企業家、動畫師、科學家、工程師等,藉此反思自己是否已經具備所需的能力,甚至思考該怎麼規劃適當的人生道路,才能達成心中的夢想和目標。

對大學生來說,應付考試是他們的拿手好戲,但是碰到思考未來、規劃人生,往往覺得無所適從,因此很多人說,「未來晚會」根本是「台大電機系最困難的一項作業」!不過學生潛力無窮,就算再怎麼沒想過的事,經過我的鼓勵和陪伴,每個人都準備了非常精彩的3分鐘演講,展現他們對自己20年後的期許。

「未來晚會」總共舉辦3次,從原本的14位電機系學生和4位其他科系的「地下導生」,到了第二次我邀請認識的國高中生一同參與,而第三次更發展成分組團體展演的模式,每位學生煞費苦心、仔細推敲,把未來的頭銜與自己目前正在學習的道路結合在一起,對於以後的人生路途有了更清晰的想法和規劃。

其實我自己何嘗沒有從中得到更多收穫?為了讓學生不要緊張,我也在晚會中率先發表演講,對自己過往的人生和未來的機會有了更多省思,真正是所謂的「教學相長」。

2014年舉辦第三次未來晚會之後,我舊疾復發,再次動了腦部手術。

盡量看事情的光明面

這一路走來,我深深體會到,自身曾經長期臥床、幾乎像是等死的特殊經歷,讓我對於生命的崩壞和建設有著不同於常人的思考,因此似乎很適合教這些人生探索類型的課程,陪伴學生度過各種低潮與挫敗,思考未來能有什麼樣的規劃與突破。

記得生病當時,媽媽曾經對我說:「你應該哭一哭呀!遭遇到這麼大的事情,怎麼都沒有看你哭過呢?」

我曾經試著想哭,但是哭不出來。

可能是遭遇的不幸太過巨大,遠超過我的想像吧。記得當時覺得悲慘的遭遇常常接二連三。就在你覺得不會更悲慘的時候,又發生一件更悲慘的事,然後變得更悲慘。我只能無言以對,以致於忘了要怎麼哭了。

在一連串悲慘遭遇的連續打擊之下,我只能說,我學習到「盡量看事情的光明面」;也許說難聽點,事實上我也只能苟延殘喘,因為情況又不會因為我抱怨、難過或哭泣而有所改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看光明的一面,日子豈不是更難捱?

舉例來說,我在長庚住院,半身癱瘓、眼睛看不清楚時,表妹遠從美國飛過來探望我。她一看到我躺在病床上的慘狀,眼淚不聽使喚的流下來。這個時候,我覺得需要安慰身邊關心我的人,突然就生出一點力量,對她說:

「My situation could have been a lot worse. I am grateful that it is not worse than the current situation.」(我的情況本來有可能更嚴重。沒有比現在的狀況更糟,我就很感恩了。)

當時,我手術後右耳完全失聰,左半邊的身體也不能動,但是幸好左耳還聽得到,右邊的身體也可以動,因此能夠自己接聽電話。萬一不是半身癱瘓而是全身癱瘓,那就更加悲慘了,為此我深深感恩。

能夠這麼說出口,其實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氣,因為我歷經的病痛實在是太可怕了。回頭看來,我很感謝自己生了那麼一場大病,當時的絕望經驗,讓我能夠更加真切的同理別人的病痛、悲慘和苦楚。

成為祝福學生的一盞明燈

常有人問我,要輔導桀驁不馴的台大學生,有沒有什麼祕訣?其實,我的做法只是聽他們傾訴、做他們的朋友,不會主動對他們灌輸什麼大道理。我會出一堆奇怪的作業,辦一些奇怪的活動,隨便他們要不要做都沒關係;不過學生往往說,這些作業幫助他們聽到內心的聲音,進而理解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麼。

我曾經遇到一些學生健康狀況不佳,得到難以治癒的疾病,大好前途橫生阻攔,不免對未來感到茫然而心情沮喪。他們跟我一聊,才知道原來我生過病。其實關於我的親身經歷,除非學生問到,否則我不會主動提起。但我很感謝生了那場病,讓一些學生願意找我傾談,讓我能夠安慰到一些人,提供他們一點幫助。

另外有一位學生的家庭遭逢巨變,我擔心學生沉溺於負面的情緒,不時與他通信,幫他打氣鼓勵。學生曾經寫信給我:「哈囉Snow~這學期終於告一段落了!家裡日子過得並不容易,但我非常珍藏你給我的信,每天念一遍,才不會又沉到水底!」

其實,我只是學習一些前輩們「以生命影響生命」的榜樣。例如我在西北大學電機所的指導教授艾倫.泰福勒(Allen Taflove),他曾無數次獲選「優良導師」。有一次我與教授討論研究內容,過沒多久,有位大學部學生打電話來,原來是考試考砸了,想要找老師訴苦。

我的指導教授對著電話另一頭的學生輕聲說:「你慢慢說,我會仔細聽你講。」我們的討論就此中斷,過了10、20分鐘,教授仍沒有要掛斷電話的意思,讓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我後來花很多時間在年輕學子身上,正是受到泰福勒教授的啟發。

我們身為老師,與學生的生命產生交會,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成長,何其幸運?能夠成為學生的人生旅途上一盞「祝福的明燈」,我很幸運。

書籍簡介

《給明日的你:台大教授改變人生的10堂課》

作者:曾雪峰、王昀燕、王心瑩、熊誼芳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23/03/27

作者簡介

曾雪峰

台灣大學光電所暨電機系教授。台灣大學物理系學士,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碩士,美國西北大學電機博士。2017年獲得教育部「友善校園傑出輔導獎」,為台大創校以來首位獲獎者;2018年獲得教育部「生命教育國家績優人員獎」;2020年獲得教育部「師鐸獎」。2022年擔任「高登雷射醫學生物年會」副主席,並將於2024年成為這個世界頂尖研討會的第一位亞裔主席。

他在26歲那年突然被診斷出腦瘤,還併發多重感染,造成半身癱瘓,大好人生一夕驟變,但在醫生與親人的鼓勵與陪伴下,終於逐漸康復。因為歷經多次生命垂危,所以他更加珍惜生命。

他以「伴你逐夢」作為教育理念,以「感同身受」作為生命信念。除了課堂的學習之外,他總說:「只要學生找我,我都有時間。」他傾力舉辦了三屆的「未來晚會」,更被稱為「台大電機系最困難的一項作業」。開授新生專題「明日的你」14屆,之後又規劃了「以工程師思維實現你的夢想」、「更新版的你」,以及參與近年台大學生爭相搶修的「設計你的人生」等課程,將生命教育融入制式大學教育中,並自發性地在台大舉辦各式分享活動,致力創造尊重生命與啟發生命智慧之校園文化。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將開始,你認為最具潛力的經濟特色是?
1. 大量隨香客促進地方消費
2. 帶動周邊商品銷售
3. 創造龐大志工經濟
4. 跨縣市路線的旅遊經濟
5. 科技加持的數位商機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大甲媽祖遶境進香》9天8夜路線圖、日期、GPS、直播、報名全攻略
手術 台大 電機系 腫瘤 人生 師鐸獎 職涯 試煉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