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周品均:提了離職,就不知道怎麼跟主管互動?一個方法,尷尬變加分項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周品均:提了離職,就不知道怎麼跟主管互動?一個方法,尷尬變加分項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周品均:提了離職,就不知道怎麼跟主管互動?一個方法,尷尬變加分項

周品均:提了離職,就不知道怎麼跟主管互動?一個方法,尷尬變加分項
離職也能變職場「加分題」!周品均:維持良好互動其實很簡單 (來源:唯品風尚提供)
撰文者:周品均
周品均專欄 2022/03/31
摘要

1.很多人都有不愉快的離職經驗,提離職前後的應對都是難題。歸納處理不好離職問題的原因可能是:只想快點逃離、覺得要走了沒必要維持關係、想離職又想被挽留。

2.離職也像在經營「個人品牌」,無論老闆好壞,正確的離職心態是:交接是基本的敬業態度,處理好手邊的工作不爛尾,不強求老闆、公司態度一致,分辨須維持的長期人脈。

3.在離職後想與前老闆、同事維持良好互動其實也不難,在社群網站上按讚、留言,逢年過節捎個問候,就可以讓對方知道「我有在關心你」。

昨天提到的離職話題,引起很多迴響。但看完大家的留言發現:「大家幾乎都有不愉快的離職經驗,而且大部分人都不懂得怎麼處理離職,更別說離職前後的應對。」幾乎只要一碰到離職這件事,就把自己搞得裡外不是人。

也難怪我很少遇到員工能走得漂亮,幾乎就像大家說的,不知道如何自處、提離職後很尷尬、被挽留也不知道該怎麼回應、主管很快同意又玻璃心……如果比較幸運遇到欣然接受、祝福的老闆,也不知道該怎麼維繫關係,離職後不曉得可以說什麼只好裝作不認識、不聯絡。

我遇過好多員工,都是在職時天天在我粉絲頁按讚、留言,然後會一直在上面找話題跟我聊。可是一提離職之後,因為覺得不用再跟我維持關係,人都還沒離開公司就全變了。所以大家別總是說,提了離職公司就變得很現實,其實這是很常見的心態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離職跟求職一樣,做得好會對職涯很加分。歸納處理不好離職的原因可能有以下3種:

一、本來就沒想過要好好處理,只想快點逃離。所以不覺得「好好交接」是基本,只覺得都要走了關我什麼事?

二、對離職的心態不對,覺得都要走了幹嘛還要維持關係?於是態度180度大轉變,讓其他同事或者老闆覺得你很現實。

三、想離職,又想要別人把面子做給你。沒被挽留,心裏覺得不是滋味;被強力挽留,又不曉得該如何應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無論老闆好壞,離職的正確心態

然而,離職前後的應對其實和「經營個人品牌」類似。無論老闆好壞,好好經營自己的形象絕對有益無害。因此,離職前也要先導正自己的心態:

一、交接是基本的敬業態度:這不是什麼大恩大德,別認為這麼做該「多換到一點什麼」,才不會交接完後自覺吃虧而心裏埋怨。

二、別覺得公司沒好好對你:如果在提離職後,公司對你的態度大變,所以你就讓工作爛尾,實際上也是損害到你自己的名聲。公司現實與你讓工作爛尾是兩件事,不須混為一談。

三、別強求離職後老闆、公司態度一致:或多或少,老闆或公司的態度會有所不同。尤其是公司真的教了你很多,覺得很浪費、很可惜,都是正常的,你只需要繼續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四、老闆、主管、同事都可能是人脈:要先分辨一下,該與誰維持日後關係。

最重要的一點,平時在職時就要好好做事,維持和主管的互動,離職也比較容易做得漂亮。如果把你自己的形象當成一個品牌去經營,你希望這個品牌給別人什麼感覺呢?

離職後,怎麼維持良好互動?

很多人常會覺得,離職就是結束也沒有需要再聯繫,卻在必要時不得不聯絡,搞得自己很尷尬。我遇過不得不聯絡的狀況像是:幾年後某個工作想找我寫推薦函、下家公司指名要找我合作、新工作突然需要這邊的資源、某個活動場子遇到、新公司老闆或主管剛好是我朋友……

如果很想維持,卻不知道該怎麼維持可以怎麼做?

就像前面講過的一樣,用社群軟體維持互動也是一種「刷存在感」。按個讚、留個言,就是在維持關係,讓人知道我有在關心你喔!逢年過節可以傳個賀卡、貼圖關心問候一下,其實真的非常簡單。

責任編輯:易佳蓉
核稿編輯:鍾守沂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企業可以如何引導Z世代員工,減少「裝忙」行為?
隨著美國企業要求重返辦公室,Z世代興起「裝忙」文化,以應對「出勤即生產力」的期待。
1. 重塑辦公室價值,溝通實體出勤意義
2. 建立信任、開放的溝通環境
3. 彈性的混合辦公模式
4. 提供具挑戰性的工作
5.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6.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交接 離職 老闆 互動 人脈
周品均專欄
周品均專欄
周品均
展開箭頭

周品均

台灣知名企業家,創業故事寫下電商界的一頁傳奇,
在創業、品牌、管理與人生觀上的思維,皆帶來深刻影響力。
現任 / 唯品風尚集團CEO。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