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不是不要努力,而是不要用錯力」有衣食、有溫飽,你已經做得很好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不是不要努力,而是不要用錯力」有衣食、有溫飽,你已經做得很好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不是不要努力,而是不要用錯力」有衣食、有溫飽,你已經做得很好

「不是不要努力,而是不要用錯力」有衣食、有溫飽,你已經做得很好
「不是不要努力,而是不要用錯力」有衣食、有溫飽,你已經做得很好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郭葉珍
獨立觀點 2021/11/15
摘要

1.我們經常會因為想要快點看到成果而揠苗助長,用力過度,或向未來借時間和體力。「快點」就像開大火在燒,不見得成就的速度真的會比較快,但身心燒焦是一定的。

2.給自己合理的期待,有衣食、有溫飽,已經做得很好了。

3.不急但是重要的大事,需要長久日日耕耘,得慢慢來才會快。

兒子買了香檸蜜柚冷萃咖啡回來給家人嚐鮮,我也拎著三多屋買的生魚片和孩子們分食,一家人難得的坐在餐桌前悠閒的共進晚餐。聊天中,兒子和女兒分別為了自己的事業沒辦法「快點」如其所意而苦惱。畢竟我是過來人,知道「快點」就像開大火在燒,不見得成就的速度真的會比較快,但身心燒焦是一定的,因而對他們倆分別提出我的忠告。

急於求成,反而用力過度

我女兒經過一番的探索與嘗試,最終選擇了自己想要的職涯路徑。雖然她現在有很好的工作,但仍設下了考試的目標,希望更上層樓。最近我看到她為了準備考試,工作與讀書兩頭燒,身心顯得相當疲倦。而導致疲倦的,有很大一部分是擔心自己沒考上,與他人比較起來「不夠努力」、「一事無成」。

我跟女兒說,你現在很負責任的工作,餵飽自己,已經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地,其他成就都是多的。有考上很好,沒考上也沒缺一角,無論結果如何,你都沒對不起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兒子的狀況則是一直想快點讓業績飆高,那個急切讓他無時無刻都在趕工,睡眠和體能狀況都不佳。他說:「感覺自己沒有完成什麼偉大的事,但卻好累、好累。」

我拿我自己當例子跟他說,要在一個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得把眼光放遠,時間拉長。我跟兒子說,從Yahoo奇摩部落格到現在,我不曉得寫了多少年的文章,每天每天的寫,一直到2年前,才有第一本《我們,相伴不相絆》的誕生。講到這裡,我女兒說:「7年,我記得三采找到你時,你說你寫了7年的文章才有人看見。」

我說:「對。要在1個領域佔有一席之地,要能夠成熟又永續是急不得的,需要時間每天每天的耕耘。一急,就容易挫折,身心煎熬下很難走得遠了。你現在有1份工作養活自己,已經是有做到身而為人對自己的責任了。現在你期待的『大事』是屬於不急但是重要,需要長久日日耕耘的。這類不急但是重要的大事得慢慢來,才會快。求快的心情之下,長久透支,長久氣餒,也就很難永續了。」

我們經常會因為想要快點看到成果而揠苗助長,用力過度,或向未來借時間和體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快,是為了什麼?是因為窮嗎?這個窮是比出來的,還是真的餐風露宿了?快,是要快點到哪裡呢?是為了快點輕鬆,可以休息嗎?如果是為了快點休息,現在反而沒辦法快點休息輕鬆,為什麼不好好配速,讓自己在努力與休息之間交替呢?

不是說不要努力,而是不要用錯力。

現在回想起自己唸博士時,以一打二,拖拖拉拉拿不到學位,覺得自己像個酷吏,總是自責不夠努力。看清楚!我已經夠努力了。我餵飽自己,也餵飽孩子。我已經對得起自己,完成身而為人,身為父母的責任了,自責實在不合理。

自責也是一種力,把你原本可以拿來工作,讓自己更有創意與智慧判斷的能量都拿走了,反而無力完成自己的願望,讓成果更有品質。現在回想起自己汲汲營營想升等,落下焦慮成習性的根,還得不斷的練習,才能夠帶著過度旺盛的交感神經慢下來。曾經過度用力的我,覺得過去自己像一匹盲目亂衝的馬,在元神耗盡後,現在反倒是受到習慣和身體狀況的牽制,無法隨心所欲的想奔跑就奔跑,想休息就休息。

給自己合理的期待,有衣食、有溫飽,你已經做得很好了,剩下的就慢慢走,反而能夠走得遠、走得好。我知道很難,當初我自己也沒做到。現在不過是回頭站在制高點,鳥瞰人生對你說「早知道」。

期待我的分享能讓你從不同的角度看自己,少點苛責、放過自己。當然,你的身邊會有看你喝粥卻比你還激動、幫你喊熱的親友團們,當他們比你還急的時候,請告訴他們,你收到他們的好意了,但是你需要按照自己的速度走,這樣才不會因為急而向未來借支,壞了身心,疏忽關係的經營,反倒是將債留給未來了。

*作者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副教授。

*本文獲「郭葉珍教授」授權轉載

核稿編輯:鍾守沂
責任編輯:易佳蓉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風暴,您認為台灣企業最應優先採取的應對策略是?
1. 美國市場需求的變化與客戶反應
2. 加速供應鏈多元化,分散風險
3. 提升產品附加價值與差異化
4. 調整產品組合,例如成本、通路等
5. 爭取政府的協助與補貼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貨到了港口,美國客戶卻說千萬別出!」川普關稅重拳:台灣出口關機中
急於求成 用力過度 自責
獨立觀點
獨立觀點
編輯精選
展開箭頭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