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心靈成長
時代越壞,越要珍惜家人…撐過被追債童年,星巴克創辦人這樣面對「無話可說」父母

1.1982年某天,妻子雪莉和我正在把東西打包上車、準備前往西雅圖時,我母親打電話來,告訴我父親被診斷出罹患肺癌。醫生預計他只剩一年可活。他才60歲。
2.看著病榻上的父親,我體驗到一股強烈的感受,摻雜了深深的痛苦及懸而未決的怨恨,我鄙視父親的怠惰,也氣他沒有能力賺錢養家,而他這一走,任何修補父子關係的機會也一去不返。
我母親在電話上告訴我,我父親被診斷出罹患肺癌。醫生預計他只剩一年可活。他才60歲。
我母親打電話來的時候,雪莉和我正在把東西打包上車。那是1982年,我們打算隔天離開,把黃金獵犬放在後座,開車3000哩,橫跨這個國家。我們會在勞動節週末抵達西雅圖,我要走馬上任,擔任星巴克的行銷主管。
這個消息讓我震驚不已。大學畢業後,我在父母家住了一陣子,然後在紐約市和一位室友合租一間小公寓,後來娶了雪莉。我不喜歡回到父母在卡納西的家,那裡的氣氛總是很沉重。這些年來,母親的憂鬱症狀越發嚴重,我也很少跟父親說話,甚至當我們處在同一個空間裡的時候。不過他依然是我爸。我知道那代表什麼意義。
我能想見未來的幾個月不會太好過,我覺得有責任幫忙照顧他。我也覺得我有義務幫忙母親,她很依賴我的力量。我弟弟麥可離家去念大學,我妹妹羅妮住得離卡納西很遠。我很為難,我現在要怎麼丟下紐約不管?但是我怎能不這麼做呢?我答應星巴克的老闆要在九月初抵達。我需要工作,不只是為了養我即將添加人口的家庭,也是要幫我父母付住家和醫療照護的費用。再說,我等不及要加入那間小咖啡公司。我感覺那是個大好機會,我不想錯過。
在我們出發前,我去醫院看父親。母親陪在父親的病床旁,她顯然受到驚嚇,但是努力保持鎮定。我站在他身旁,體驗到一股強烈的感受,摻雜了深深的痛苦及懸而未決的怨恨。這些衝突的情緒,加上是否該延後搬家的困惑,教我幾乎無言以對。這可能是一個父子掏心交談的機會,一個清算、道歉、原諒或表達愛的時刻。但我們從來不曾培養出可能做出這種表達的關係。所以我只是緊握一下他的手。
「去西雅圖吧,」我父親說。「你和雪莉要在那裡展開新生活。」
「你一定要去。」母親附和他的說法,她的臉又紅又腫。
父親和我尷尬地說了再見,我回家去,在愧疚及擔心的情緒之下,完成打包裝載。在開車前往西雅圖的路上,我每停一站就打電話回家,心想不知道是否還能再見到父親,或是再跟他說話。
儘管我父親在1982年接獲預後不良的診斷,他又活了5年。雪莉和我在太平洋西北安頓新家的期間,我經常打電話給父母,而且盡可能飛回紐約。我在那些年的工作十分忙碌,而且不斷成長。我學到許多關於咖啡、零售及經營一家小公司的事。
就是在那段期間,我到米蘭出差,第一次體驗到義大利濃縮咖啡吧,並且離開星巴克去創立Il Giornale。事實上,在1986年,最後一次帶父親飛到西雅圖時,我帶他去西雅圖最高的辦公大樓,哥倫比亞中心的大廳,看看正在建造中的Il Giornale原創店。我站在蓋了一半的咖啡吧前面,驕傲地描述我的計畫,說我要打造幾百家咖啡店,讓人們能進來坐坐、參觀,而且喝到義大利式的飲料。
我不認為父親聽懂了。他看到的只是一家店。對他來說,咖啡是裝在罐子裡,而且應該用錫製滲濾壺去煮。幹麼搞這些高檔的義大利名稱呢?他聽著我的偉大計畫,臉上沒有流露出太多表情。
1987年,我父親的肺癌惡化了。呼吸道問題讓他的呼吸困難,咳個不停。他住在一家醫療中心,裡面有眷屬專用套房。在醫護人員照顧下,他度過了生命的最後幾週。母親辭掉櫃檯接待員的工作過來陪他,我弟弟經常去看他,我妹妹羅妮每天都會過去,代表我父母親固定和醫生商議。
就在新年過後幾天,母親打電話到西雅圖找我,讓我知道父親可能活不過48小時了。我搭機去紐約,在他過世的前一天晚上來到他的病榻旁。我坐在他身邊,把手放在他手上,試圖召喚一起去看棒球賽和丟美式足球的孩提時光。但是痛苦的場景強行介入。
在那一刻,我替他感到悲哀。然而,或許我不該為父親感到悲哀。他做出他的選擇,或許他有他的理由,或許戰爭或財務的折磨壓垮了他,或許他在人生中有更多的樂趣,我卻不容許自己看見。他擅長交際,在聚會時很受歡迎。有些人怕他,但他會逗其他人笑。我領悟到自己對這名男子或他的驅動力所知無幾,我所知道的都是我的推測:他不曾享受過工作可能帶來的尊嚴,或是在晚餐桌上和孩子談論他們的朋友、運動及學校的樂趣。他的內心也不曾對個人成就感到驕傲。我所知道的都是他帶給我的那些感受。
我當然也替自己感到悲哀。我不斷抱著一絲希望,想和他更親近一點。
1988年1月5日清晨5點,我父親與世長辭。他一走,任何修補父子關係的機會也一去不返。
我父親過世後不久,我看到我的老朋友及灣景的鄰居,比利。有天晚上,我們倆喝著啤酒,聊了好幾個小時。我跟他分享我的衝突情感:我鄙視父親的怠惰,沒有能力賺錢養家;但我也很氣他那些不曾露臉的雇主,從來沒有對弗瑞德‧舒茲表現出一點人類的道德感,讓他的自尊不至於崩垮。我告訴比利,我設法將父親的暴怒行為,以及他對人展現的仁慈態度,調和在一起。我覺得有責任榮耀他,因為他是我父親。然而,我也希望我能有一個不那麼混亂的童年。
他鼓勵我找到平靜。「假如你父親功成名就的話,或許你就不會有這麼多動力了。」他告訴我。
我不確定他的話是否正確,說我的童年是我的動力來源,但那對於塑造我的動力絕對有幫助。我父母深受財務不安全的折磨,而我的童年在我身上烙印對這種不安全感的恐懼。黑暗的情感變成帶來光明的種子。
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想為他人帶來機會,給他們我曾經需要的東西,讓他們展現最好的自我。這是我逃離那些陰影的途徑。無論我們是否出生在惡劣的環境,或是靠自己努力,或者兩者都是,我們都應該擁有機會,從黑暗走向光線與空氣。
平地而起:星巴克與綠圍裙背後的承諾
作者: 霍華‧舒茲, 瓊安‧戈登
譯者: 簡秀如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0/06/01
作者簡介
霍華‧舒茲(Howard Schultz),星巴克咖啡公司前執行長及董事長。在布魯克林的公共住宅區長大,是家中第一個大學畢業生。他創立一家小咖啡館事業之後,買下了星巴克,從十一家咖啡店成長為旗下有超過兩萬八千人的企業。
2018年,星巴克登上《財富雜誌》的全球最受尊崇企業排行榜第五名。舒茲和他的妻子雪莉共同領導舒茲家族基金會。他的著作包括《Starbucks咖啡王國傳奇》、《勇往直前:我如何拯救星巴克》、《愛國之心》(暫譯)。舒茲將他的熱情投入強化社區,獲頒甘迺迪人權希望漣漪獎、何瑞修‧艾爾吉傑出美國人獎,以及聖母大學門多薩商學院企業倫理獎。他和雪莉住在西雅圖,育有兩名子女。
瓊安‧戈登(Joanne Gordon)從事寫作超過25年,作品涵蓋工作、企業及領導力方面。她先前創作及合寫過八本著作,包括2011年和霍華‧舒茲合作的《勇往直前:我如何拯救星巴克》。瓊安曾任《富比世》雜誌記者,擁有西北大學麥迪爾新聞學院碩士學位。
譯者簡介
簡秀如,專職譯者,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肄業。譯作包括《一個緝毒署幹員的臥底生活》、《拍出你的觀點》、《放棄的力量》、《閣樓裡的小花3》、《紙牌屋2》、《紙牌屋3》、《分歧者》、《叛亂者》等三十餘部。
責任編輯:李頤欣
商周大調查

2025大阪萬博全攻略》必逛展館、活動、門票、交通、美食景點推薦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