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職場修練
公司聚餐不要占用下屬的私人時間...面對厭世代、佛系員工,給主管最真誠的建議

「最近的年輕人討厭喝酒談心。」有這層顧慮而不敢約部下喝酒的主管應該不少。
根據2016年Sapporo啤酒針對進入職場1到3年的社會新鮮人進行的問卷,約有8成的人希望與職場前輩或主管喝酒,看來他們對「喝酒談心」這件事的好感比想像的高。
雖然「喝酒談心」不算是給下屬的獎勵,但對下屬而言,這肯定是見到前輩或主管私底下一面的機會。
我常在公司開玩笑,也覺得自己對部下開誠布公,但畢竟彼此是社長與員工的關係,還是有道看不見的牆擋在彼此中間。要打掉這堵高牆,就必須在公司之外的場合談心不可。
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私底下的努力不可或缺
如果身為主管的你覺得自己與「新世代年輕部下」溝通不良,更應該製造「打掉透明牆壁」的機會。
與下屬「喝酒談心」有三個優點:
1.容易騰出完整的溝通時間
2.可以聊一些在公司不好說的私人事務
3.下屬容易向主管打開心防
我是在舉辦講座之後,才發現喝酒談心有這些優點。許多講座都是收費的,所以我希望盡可能地讓來賓得到最大的收穫,只是不管我怎麼問「有沒有人有問題想問?」都沒有人舉手。
不過,一旦在講座之後召開會後會,學員就會一個個開始提問。公眾場合不好意思發問,聚餐時就敢問,看來這就是日本人慣性害羞的氣質。
從這些經驗之後我才知道,要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就必須在非公眾的場合進行,也就是「私底下」進行。
其實我有一段時期覺得「根本不需要喝酒談心」,所以完全不與部下喝酒。
在Dr.Ci:Labo 工作時,我常跟部下吃午餐或晚餐,而且盡可能找不同的部下一起吃,但後來我聽說很少被我邀請的人覺得「社長只跟喜歡的人一起吃飯」。
此外,與部下一起去吃飯時,若店裡已經有其他員工,就算不是同桌吃飯,我也會幫他們付錢。對我來說,這是為了一視同仁,但後來還是聽到「又沒有一起吃飯,幹嘛幫忙付錢,分明就是在耍帥」的傳聞。
我很受傷,自此不再與部下「喝酒談心」。
現在的公司設立之後,有一段時間我都沒跟部下「喝酒談心」,但當我發現私底下交流才是最佳場合時,現在很常與員工一起喝酒談心了。
用新型態的「喝酒談心」模式,製造與下屬深入溝通的時間
話說回來,「在居酒屋喝通宵」那種昭和時代傳承下來的「喝酒惡習」會被年輕人討厭也是正常的。
我提出的「新型態」喝酒談心有兩個重點:
1.在上班時間挪出喝酒談心的時間
2.選擇不喝酒的人也能開心用餐的店
只要掌握這兩項重點,就是「新世代的年輕部下」也會喜歡的「喝酒」模式。
「喝酒談心」若不是餘興節目,而是工作的一部分,年輕人也沒有拒絕的理由。例如利用星期五的時間,上午的業務結束後,在年輕人喜歡的人氣餐廳舉辦聚餐,然後下午三點就解散。這樣的話,年輕人也不會找理由「拒絕參加」吧。
不過,突然邀部下一對一喝酒,部下可能會全身緊繃,顯得非常不自在。建議各位主管先從製造大家一起喝酒的場合開始。
等到對方敞開心房之後,再試著邀下屬一對一喝酒,下屬也比較可能主動找你討論煩惱。
平常就建立這類溝通管道之後,交辦工作也會比較順利。為了打造方便工作的環境,請大家務必實踐「喝酒談心」的方法。
讓「喝酒談心」不再是餘興節目,而是工作的一部分。
作者:池本克之
譯者:許郁文
出版社:野人文化
池本克之
日本知名組織學習經營顧問。1965年生於日本神戶市,曾經擔任醫美品牌「Dr.Ci:Labo」和網路購物平台「net price」社長,在擔任社長期間對推動公司股票上市和營收成長貢獻卓著,被譽為「成長承包商」。
目前擔任「PAJA-POSS」公司董事長,針對300家以上大型企業和新創企業提供諮詢服務,業績改善率高達96.3%。
另著有《贏在下班後:休假日做什麼,決定你的收入高低!》、《將年營業額從三億日圓提升到一百二十億日圓的工作術》、《以現有夥伴打造「最強團隊」》等書。
池本克之官方網站:www.ikemotokatsuyuki.net
愛書人來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