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上課恍神後,後面就聽不懂了...從不及格到不放棄,讓他從「數學很爛」到「成為數學老師」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上課恍神後,後面就聽不懂了...從不及格到不放棄,讓他從「數學很爛」到「成為數學老師」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上課恍神後,後面就聽不懂了...從不及格到不放棄,讓他從「數學很爛」到「成為數學老師」

上課恍神後,後面就聽不懂了...從不及格到不放棄,讓他從「數學很爛」到「成為數學老師」
Dreamstime
撰文者:曲智鑛
暖心讀冊 2017/09/27

有些人對於我從「數學很爛」到「成為數學老師」的轉變感到難以理解,其實關鍵就在於我「開始認真地面對數學學習」。

「老師,你沒頭髮,拿著吹風機幹嘛?」

「你錯了,我有頭髮,只是你沒專心看 !」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鑑於幼兒園、小學時期的「慘烈戰況」,升國中時父母決定送我去私立學校。我在這所學校一待就是六年,「高度結構化的環境」有助於形塑生活習慣,以至於在許多年後的今天,我依然維持早睡早起、平均一天工作超過十二個小時的生活習慣。

中學時期,最困擾我的是學科學習,尤其是數學、物理、化學這些理科。私立學校進度快、考試多,印象中能靜下心來思考的時間並不多,這六年就像是滾輪上的小老鼠,只能盡量摒除所有無助於學習的瑣事,不斷向前跑。

國中時期,我就發現自己的文科明顯優於理科。回顧六年私校的學習經驗,我認為自己會有「文科明顯優於理科」的結論,仍是從考試分數推導出來的。文科成績不錯,主要是記憶力還可以,但單純只靠記憶力念書,遇到大學學測、指考等全國性考試就行不通了。這或許可解釋為什麼我後來能拚到私校文組前三名畢業、多次校內考試排名第一,但碰到大型考試卻有一大段落差。

數學學習大逆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中,又以數學最讓我頭疼。為什麼數學總讀不好?其實是有個「循序漸退」的歷程,我常戲稱為「放棄數學五部曲」:

一部曲:上課恍神後,後面的就開始聽不懂;二部曲:幾次考試考不好,就開始放棄;三部曲:開始告訴自己「我沒有數學天分」;四部曲:同學及老師持續強化自己沒天分這個觀點;五部曲:開始相信自己永遠也學不好這一科。

這五部曲,相信是很多對學習感到困難的孩子共同的經驗。從國二開始,我的數學成績就不及格,對於數學的抗拒持續到高二。也就是說,我用敷衍的態度對待數學整整三年。直到高二上學期才有了轉變。

在我進入高中、選擇文組後發現,每次校內考試,數學總是我最大的罩門。其他科目可以贏別的同學四十分,但數學一科足以耗盡我其他科目累積的所有領先分數。發現這個「驚人的事實」後,我決定開始認真面對數學。

記得接下來的那次數學小考前一晚,我破天荒花了三個多小時複習數學,心想都這麼努力了,這次的數學分數應該會比較好看吧?隔天上課,數學老師開始發下昨天的考卷。私立學校老師最愛在講台上唱名報分數,我覺得這方式對有心上進的前段班學生是激勵,但對後段班學生來說,其實是一種凌遲。

我坐在後排,當數學老師念到我的名字、報出我的分數,真如晴天霹靂,依然是可怕的不及格!那一刻,我心裡感到非常憤怒,也覺得自己是個沒有用的人,努力了半天根本沒有用!

當我兀自在負面情緒漩渦中翻滾時,突然一聲喝斥把我喚醒。數學老師當著全班的面斥責我:「考不好就算了,態度還那麼差!」大概是我太過沮喪,上講台拿考卷時疏忽了禮節。

忘了是怎麼走回座位的,只記得當時心情真是跌落谷底。在這所私校,即使是科任老師的課,導師也要坐在後面關照自己的學生。導師當時就把我叫到教室外面,沒想到,那一刻我竟然眼淚潰堤。你能想像一個大男生,在女老師面前淚流不止的樣子嗎?那天我真是哭慘了,直到那堂課結束,我都沒有再回到教室,應該也把導師嚇壞了。

也不知道是什麼樣的神奇力量,面對那次考試失敗,我竟然沒有放棄。當天晚上,我繼續把寫錯的題目再算一遍,因為隔天同樣單元還要再考一次。沒想到,那次我竟然得了高分!數學老師也在全班面前稱讚我:「曲智鑛,很好!從哪裡跌倒,從哪裡爬起來。」

有些人對於我從「數學很爛」到「變成數學老師」,甚至還錄製了上千支數學教學課程的轉變,感到難以理解。如今回想起來,那個從不及格到不放棄、拿高分的經驗,除了讓我重拾對數學的信心外,或許關鍵就在於「開始認真面對數學學習」這件事。

教育就是從「不會」到「會」

曾經反思,教育到底是什麼?教育是從「不會」到「會」的一種「過程」。而這個「會」是什麼?記得小時候玩過一種遊戲「請你跟我這樣做,我會跟你這樣做⋯⋯」我後來常想,這是教育嗎?我們是不是經常花很多時間教孩子要「怎麼做」,卻忘了關心「為何要這樣做?」

檢討自己過往的學習與教學生涯,發現教學現場常是由考試分數決定,「拿到分數」代表學會,「沒拿到分數」代表不會。這讓「學會」的層次降低了,也讓教育的方式改變了。我想,這或許是一種妥協。

為什麼會形成這種「妥協式」的教育現象呢?因為時間永遠不夠,加上孩子彼此程度有落差,為求公平,所以大人安慰自己「孩子其實不需要懂這麼多」或是「以後還會學到」;對程度落後的孩子,則抱持了「他只要學到這樣就很好了」的態度,不期待他們可能也有突出的表現。

很多時候,當我們不知如何把現況變得更好時,就很容易安於現狀。而如何協助孩子願意開始認真面對自己的弱項、不再選擇逃避,是我一直在努力的。

書籍簡介__不孤單,一起走



作者:曲智鑛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17年9月5日

曲智鑛──故事書寫
 
一位從小過動、愛打棒球,長大後一天工作12小時,被孩子暱稱「光頭」的特教老師。
 
畢業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輔修心理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畢業於臺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所學生事務組,專注於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學生輔導。
 
大學時期,陸續陪伴許多特殊需求孩子,發現特殊教育在學校體制與家庭的諸多鴻溝,因而創立工作室,秉持啟發潛能、不放棄每一個孩子的理念,打破傳統理論框架,透過專業支持與陪伴,成為孩子與父母親成長路途上的夥伴。
 
為關鍵評論網「未來大人物」2016年教育領域得主,曾任職於均一教育平台,3年時間錄製了上千支數學教學影片;近年經常往返兩岸舉辦特教營隊、進行親職與融合教育等分享。目前擔任陶璽特殊教育工作室創辦人,實驗教育機構無界塾副塾長。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全球股災,你覺得最需要掌握的投資策略是?
危急時刻,商周訂戶俱樂部Youtube公開直播,立即前往:最新財報+關稅戰利弊全解讀
1. 科技股前瞻:選出潛力標的
2. 傳產、金融解析:地雷、優質股名單
3. ETF攻略: 主動、被動一次搞懂
4. 整體投資策略與佈局
5.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曾當股市冤大頭⋯他靠分清「投資和交易」找到穩定獲利3關鍵
聽不懂 上課 恍神 不放棄
暖心讀冊
暖心讀冊
出版社
展開箭頭

愛書人來讀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