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老師在會考前要考生「男生剪五分頭、女生耳下2公分」,這算哪門子教育?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老師在會考前要考生「男生剪五分頭、女生耳下2公分」,這算哪門子教育?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老師在會考前要考生「男生剪五分頭、女生耳下2公分」,這算哪門子教育?

老師在會考前要考生「男生剪五分頭、女生耳下2公分」,這算哪門子教育?
圖片來源:dreamstime_xl_47838853
撰文者:朱宥勳

當人們討論台灣的教育為何保守落後時,一個很常見的說法是歸因於「升學主義」,對教育的想法過於功利導向。但我認為,這麼說的人,很可能根本汙辱了「升學主義」、也汙辱了「功利」二字。這幾天有個很適合的例子(https://video.udn.com/news/424178 ),說明我為什麼會有這個想法。

這其實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台灣中學教育現場很常見的畫面。在國三或高三那年,不少老師就會從知識的傳遞者變成某種邪教的支持者,彷彿從來沒有受過現代理性之光照耀一樣,瘋狂地搜集各種偏方,用在學生身上。上述的清單,就包含了最歷久彌新幾項偏方:剪頭髮、吃素、斷絕伴侶關係、停止娛樂、切斷人際網路。

但他們從來不曾問一個關鍵問題是:這些偏方有用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升學主義」應該是這樣的:「整個教育體系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可以有最好的升學效果。」而什麼是「最好的升學效果」?這裡有兩種可能性:(1)讓每個學生都到最適合的校系;(2)如果做不到第一點,那就讓每個學生都到達「最能帶給學生利益的地方」。

如果我們願意接受第一點的可能性,反而會得到一個結論:多元入學方案、適性揚才、強化技職體系、甚至不一定強求人人都唸大學,不但沒有違背「升學主義」的精神,反而是在建構一套更好的「升學體制」,因為你必須先創造夠多的可能性,才能提升「適合」的機率。

不過在傳統的教育現場裡,親師生們比較在意的往往是第二點:反正就是考多高、填多高就是了,因為人們「以為」分數越高的科系,工作就會越好找,可以賺到更多錢。這個想法當然很有問題,但我們暫時接受它的想法,於是我們可以得到一個非常單純的教育目標,我們所有的努力,只要讓學生的成績往上衝就好了,最佳狀態就是每個人都衝到了他天賦所能抵達的極限。

目標有了,手段呢?我們應該要做的,就是想辦法使「成績」的效果最大化。所以,一個真正的升學主義者會這樣做:透過大量的教學實驗數據,找出能使成績最大化的教學方法:包括從一整套的學習SOP、教師的演說方式、教材編制方式、教學工具的設計與應用、正確的測驗編製與教學狀態評估方式、包含營養與心理輔導與認知發展等學生身心狀態的全方面微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就像一個強大的工廠,透過科學實驗和統計數字,反覆改進它的製程一樣。就像所有頂尖的職業運動選手,必然有一套訓練理論和一個精密的團隊,去鍛鍊每一條可以用到的肌肉纖維一樣。就像一家賺錢的公司,必然不斷追求更創新、更有效率的商業模式一樣。

所以我們要問的就是:

短頭髮跟提升成績的關係在哪裡?
吃素跟提升成績的關係在哪裡?
不和男女朋友聯絡是會讓學生更認真唸書,還是更容易分心?
不能使用電腦和手機,停止所有娛樂,是會讓讀書效率上升和下降?

就算一位中學老師沒有能力做全國範圍的統計調查,他難道都沒有發現,幾十年來這麼多的「榜首」和「滿級分」報導中,呈現出幾百上千位成績優異的學生,與上述所列的行為模式幾乎完全相反嗎?

也許某些老師會說:那是天賦優異的學生,不能適用到全體。喔,這時候你就發現學生之間有個體差異啦?那你怎麼保證你的這套偏方可以無視個體差異?如果有人就是要有男女朋友陪念書才唸得好?有人就是不邊捲長髮邊唸書無法專心?(就像棒球員那些「改了就打不到球」的習慣動作)你難道不覺得,在高耗腦的國三或高三階段,正常人類都需要大量的蛋白質補給,不餵他高蛋白就算了,吃素根本是找死行為?

有時間去信這些偏方,不如好好去研究考題,不要再把寶貴的學習時間浪費在早就無效的背誦上。有時間去信這些偏方,不如好好把班級經營搞好,真的把整個班轉化成一個有戰鬥力、不需壓制和催促,就有自主動機往前衝的學習共同體。

好好升學,衝出最高效率,這才叫做「升學主義」。

但很糟糕的是,台灣的教育體系常常是手段和目標脫節的。他們其實並不真的想要努力,只想要「看起來很努力」;他們並不真的想要效率,所以不需要花時間精神研究最佳手段,只要「看起來做了很多事」就可以了。於是我們就會了解,這些禁制和措施,真正的功能並不是幫助升學,它真正的功能或許是:

『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手段來幫助學生,只好裝忙,搞一堆有的沒的。這樣一來考不好就不是我的錯了,我可以騙家長我有努力過,我們可以把一切責任推到學生身上了,爽。』

不要再汙辱「升學主義」這4個字了。

專欄簡介_戰神系作家時事導讀

朱宥勳,1988年生,清大台灣文學所碩士。現專職寫作。

從小就是乖學生,並且以教師辦公室為遊樂場。待過私立學校也待過明星學校,擔任教育工作者時,站過學生成績PR值99到PR值沒有底限的各種學校講台。從一個好學生,變成一個越來越不信任台灣教育體系的教育工作者。

我們總是說教育能夠使階級流動,但實際上是鞏固階級。能夠站上講台、搖筆為文的我們,都是穿過這張殘酷篩網的倖存者。

台灣的教育體制,本身就是參與一套血淚斑斑的共犯結構。我們傷害過的、排除掉的、無能為力的每一個學生,都是蹉跎他人好幾年生命、甚至一輩子的一支大過。教育提供的希望和機會是必要的,但卻只分給那麼一點點人。能不能再把網格撐大一些?

改革總是來得太慢,寫在這個專欄裡的諍言,是我做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筆一畫寫落的銷過日記。提醒自己永遠記得那些來不及挽救的、正在發生的、將要毀壞的⋯⋯然後試著多守住一些尚未來到的。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風暴,您認為台灣企業最應優先採取的應對策略是?
1. 美國市場需求的變化與客戶反應
2. 加速供應鏈多元化,分散風險
3. 提升產品附加價值與差異化
4. 調整產品組合,例如成本、通路等
5. 爭取政府的協助與補貼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貨到了港口,美國客戶卻說千萬別出!」川普關稅重拳:台灣出口關機中
五分頭
戰神系作家時事導讀
戰神系作家時事導讀
朱宥勳
展開箭頭

朱宥勳,1988年生,清大台灣文學所碩士。現專職寫作。

從小就是乖學生,並且以教師辦公室為遊樂場。待過私立學校也待過明星學校,擔任教育工作者時,站過學生成績PR值99到PR值沒有底限的各種學校講台。從一個好學生,變成一個越來越不信任台灣教育體系的教育工作者。

我們總是說教育能夠使階級流動,但實際上是鞏固階級。能夠站上講台、搖筆為文的我們,都是穿過這張殘酷篩網的倖存者。

台灣的教育體制,本身就是參與一套血淚斑斑的共犯結構。我們傷害過的、排除掉的、無能為力的每一個學生,都是蹉跎他人好幾年生命、甚至一輩子的一支大過。教育提供的希望和機會是必要的,但卻只分給那麼一點點人。能不能再把網格撐大一些?

改革總是來得太慢,寫在這個專欄裡的諍言,是我做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筆一畫寫落的銷過日記。提醒自己永遠記得那些來不及挽救的、正在發生的、將要毀壞的?然後試著多守住一些尚未來到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