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英文學習
"French leave"法國人請離開?什麼意思?兩個字你都認識,原來這俚語是指⋯

本篇整理8個帶著不同國名的俚語,帶你一次看懂它代表的意思與背後的歷史淵源。
French leave法國人請離開?Spanish Athlete是西班牙運動員嗎?
從小到大我們看過了好多好多俚語,但其中有種帶著不同國名的俚語,我們總是猜不到意思對吧?這些俚語幾乎都和國家的歷史淵源有關,先看看你猜對了幾個吧!
1. French Leave
French leave 不是指法國人離開哦!它的意思是「不告而別」,據說在17世紀時,在法國的社交活動中,如果有人想提早離開,不一定要向主人告辭,而英國人對此種作法十分不以為然,因此創造出這種說法To take a French leave,代表較負面「偷溜」的意思。
例句:My plan is to take a French leave. I hate this party!(我計畫偷偷溜走,我太討厭這派對了!)
2. A Mexican Standoff
Standoff 的意思是僵持、僵局,那麼你應該可以猜出意思了!Mexican standoff一樣代表著「僵持不下的局面」,這俚語出自於1876年一本關於美墨關係的小說,在冷戰時期,它經常被用來形容美俄核武不相上下、進退兩難的關係,而現今電影也經常出現這種說法哦。
例句:There seems to be a Mexican standoff, since neither party agree on the terms.(現在似乎陷入僵局,因為他們在條約上依舊尚未達到共識。)
3. It‘s Greek to me.
「對我來說都是希臘文?!」什麼意思呀?當你不理解眼前看到或是聽到的某件事時,你就能用這句話來表達你的疑惑囉!在莎士比亞的作品《凱撒大帝》中,一位羅馬將軍喀斯克用不懂希臘語的藉口,忽略了來自元老院議官的批評,對羅馬人來說,希臘文本為不熟悉的語言,因此It’s Greek to me.自然代表著「我不了解」的意思。
例句:These instructions are Greek to me!(這些說明對我來說根本是無字天書呀!)
補充:那麼希臘人不懂某件事時會說什麼呢?他們會說 “Αυτά μου φαίνονται κινέζικα",意思是 “This strikes me as Chinese."「跟中文一樣我什麼都不懂!」很有趣吧
4. 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這很耳熟對吧?這句話最早在1563年由伊莉莎白女王在演說時所提到的,意思等同於我們成語「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表示想達成目標必須腳踏實地,無法一步登天。
例句:You have to take it slow! 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你必須放慢你的腳步,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補充:有聽過「條條大路通羅馬」這說法嗎?它的英文為All roads lead to Rome.,意思是別墨守成規,我們應該多試試不同途徑來達到目的,這些都很適合在寫作時使用哦!
5. American Dream
是不是聽過American dream這樣的說法呢?American dream 所代表的是「努力不懈便能成功圓夢」的信念。在19世紀英國殖民北美洲時,許多歐洲人民便是帶著這樣的夢想前往美國打拼,而現今由於美國經濟十分自由,社會流動性大,美國因此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移民地點之一!
例句:Some Americans believe that the American dream is now out of their reach.(有些美國人認為自己早已無法追尋美國夢了。)
6. Spanish Athlete
西班牙運動員?這俚語十分有趣!它指的其實是「愛吹牛的人」。在16世紀時,西班牙建立了強大的海軍,認為自己invincible,天下無敵,但在16世紀末卻被英國一舉打敗,從此之後英國人便開始嘲笑西班牙人愛說大話,也發現當時的西班牙運動員在賽前總是自吹自擂但結果總不如預期,因此才正式有「愛吹牛的人」Spanish athlete 這說法!
例句:Jack has been a Spanish athlete since he was 5!(傑克從5歲開始就很愛吹牛了!)
7. Indian Giver
先猜猜這裡的 Indian 是指印度還是印地安呢?答案是印地安!這句話是指「送了禮物,又要把禮物拿回來的人」,那麼這句話的由來是什麼呢?印地安有項習俗是送禮並祝人幸福,但如果對方過得不快樂,送禮人便有權利將禮物收回,很特別吧。
例句:I hate Katie! She’s such an Indian giver.(我最討厭凱蒂了!她禮物常要送不送的!)
補充:秋老虎,也就是秋天初期維持高溫的階段,它的英文是Indian summer,與送禮傳統類似,代表「假性」的夏天!
在看最後一個俚語前,看看這幾個現今最夯的英文俚語是什麼!想跟上時代就一定要看啦!
8. Go Dutch
最後,有沒有聽過Go Dutch這說法呀?它意思是「各付各的」,其實帶有一點「歧視、小氣」的意味在喔。那為什麼是Dutch呢?相傳英荷在海上爭奪殖民地,並且角逐國際貿易的市場時,由於兩國經常發生衝突、相看不順眼,因此在英文裡才會出現這樣的用法,強調與英國紳士的「大方」形象背道而馳。
例句:I heard that the Italian restaurant is quite expensive, so let’s go Dutch. Okay?(我聽說那家義大利餐廳滿貴的,我們今天就各付各的,好嗎?)
補充:如果你想用別的方式表達「各付各的」,你可以說Let’s split the bill!
看到最後,有沒有覺得這些俚語都很有趣呢?沒想過原來這些片語還有歷史淵源對吧!
文:Lily Chou
來源:Learn English、Answers、Neatorama、Wikipedia
※本文獲「VoiceTube看影片學英語」授權轉載
哈囉!這裡是《VoiceTube 看影片學英語》,我們立志營造一個美好的英文學習環境,在這裡,你所學習的不再是語言而是知識的力量! 透過視覺上的影片情節,重複聽取單句,更容易了解單字的發音及用法,還能學習到更道地的生活化語言哦!
商周大調查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哈囉!這裡是《VoiceTube 看影片學英語》,我們立志營造一個美好的英文學習環境,在這裡,你所學習的不再是語言而是知識的力量! 透過視覺上的影片情節,重複聽取單句,更容易了解單字的發音及用法,還能學習到更道地的生活化語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