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美股怎麼買?美股入門必看:買美股管道、開戶流程、交易規則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美股怎麼買?美股入門必看:買美股管道、開戶流程、交易規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投資理財

美股怎麼買?美股入門必看:買美股管道、開戶流程、交易規則

美股怎麼買?美股入門必看:買美股管道、開戶流程、交易規則
美國股市匯集跨國大企業,是資金流通量最大的交易市場。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陳瑋鴻 整理
商周頭條 2024/06/21

如何買美股?在台灣買美股主要有複委託和海外券商2種管道。本文將深入探討這2種買美股管道的優缺點,並分析各自適合的投資族群,也比較美股與台股的差異,幫助投資人根據自身需求做出最佳選擇。

買美股管道1:複委託

複委託是在台灣的銀行或證券公司開設複委託帳戶,透過銀行、台灣證券公司向美國當地的證券公司下單,因為會經過2次委託,所以稱作「複委託」。

透過銀行或證券商進行複委託,有些許不同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銀行複委託:銀行是採用信託架構,因其「必須善盡管理人義務」,會過濾小型股和一些偏門的股票。
  • 證券商複委託:證券商僅提供投資人買賣海外股票的下單服務,因此投資人可以買任何有在美國掛牌上市的股票。

複委託優點

  • 有中文介面和中文客服:操作門檻低,若交易過程遇到問題,可向中文客服詢問、尋求幫助。
  • 不一定要換匯:可直接用新台幣交易,但匯率是依照交割日當天決定。
  • 投資人受法律保障:台灣合法券商受政府金管會監管,因此投資者權益更有法律保障,且遺產申報較為便利。
  • 低交易手續費及定期定額功能:台灣券商常推出優惠,降低交易手續費,並提供定期定額功能,適合小資族。

複委託缺點

  • 交易手續費較高:因為下單過程比較複雜,複委託交易手續費相對高,約是交易金額的0.15%~1%。
  • 投資標的限制多:可選擇的標的種類、數量及條件單上限制較多。
  • 禁止融資與融券:複委託不允許融資與融券。
  • 股息再投資需手動操作:股息若需再投資,需投資人自行操作。

適合複委託的族群

  1. 小資族:使用定期定額功能,持續小額投資,積累資產。
  2. 交易金額較小的投資人:投資金額不大,選擇複委託,可以避免海外轉帳可能收取的高手續費。
  3. 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人:尋求擁有較多保障的投資方式,而複委託提供的法規保障較高。

買美股管道2:海外券商

投資人也可以選擇海外券商,直接購買其他國家的股票。這種方式省去透過台灣銀行或證券商下單的步驟,因此交易手續費比複委託便宜。

但交易時需將資金匯到海外券商指定的銀行帳戶中,因此必須考慮到新台幣兌美元匯率,還會被收取換匯及跨國電匯的手續費。申請出金時,也會收取5~35美元的手續費。

部分海外券商提供自動交易跟單系統,提供沒時間研究美股,或不想熬夜看盤的投資人一種較為便利的投資操作方法。

海外券商優點

  • 資訊透明度高:能提供快速、準確的報價。
  • 交易手續費較低:許多海外券商推出交易免手續費優惠。
  • 投資選項更多:開放融資、融券、放空、股息再投資等進階投資功能。但在融資融券前,仍建議投資人評估自身財務狀況,做好風險控管。

海外券商缺點

  • 收取換匯、電匯、出金手續費:除換匯時收取手續費外,還會收取跨國電匯手續費,每筆約新台幣500~1800元;另有出金手續費約160元~1133元。
  • 溝通不及時:即使有中文客服,有時溝通效率不如台灣券商。
  • 匯率變動:因為是自行電匯,因此要注意匯率的變動,以免電匯金額不足交割款。

適合海外券商的投資族群

  1. 資金規模較大的投資人:本金大,更能承擔跨國電匯及換匯手續費,並能有效利用海外券商的優勢。
  2. 頻繁交易的投資人:因海外券商手續費較低或免手續費,能大幅節省交易成本。
  3. 選擇進階投資策略的投資人:海外券商提供更多進階功能,適合需要使用融資、融券、放空、股息再投資等多元投資選項者。因

複委託vs海外券商

項目 複委託 海外券商
手續費 0.25%~1%,最低收15~39.9美元 0~0.1%
美國證交稅 交易金額的0.00051%
交易活動費 每股加收0.00013美元,最低收取0.01美元、最高收取6.49美元
股息稅 30%預扣
定期定額 部分銀行、證券商提供 多數無提供
換匯 可新台幣交易,也可換成美金 只能美金交易,電匯前須換匯
融資 不可(金管會研擬中) 可以
放空 不可 可以
監管單位 台灣金融主管機關 券商所在國家監管機關,需自行申述
適合族群 小資族
投資金額小
風險承受能力弱
本金高
投資頻率高
採用進階投資策略

買美股開戶流程

美股開戶依照複委託、海外證券2種管道,有不同的開戶流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複委託開戶流程

開設複委託證券戶,可以選擇前往證券公司臨櫃辦理或是線上開戶,約2~3天完成開戶。

應備文件:

  • 身分證(護照或居留證)正本
  • 第二身分證明文件正本(健保卡、駕照)

臨櫃辦理:

前往銀行、證券商臨櫃辦理。填寫完相關文件後,經承辦人員審核申請人的開戶文件,確認無誤後,再查詢申請人的聯合徵信。如果沒有違反主管機關不可開立帳戶事項的人,就能開立複委託帳戶。

線上開戶:

許多銀行、證券商都提供線上開戶服務,上傳身分證明文件、填寫表單後,等待審查通過,完成聯合徵信調閱,就可使用複委託帳戶。

海外券商開戶流程

開設海外券商帳戶比較便利,透過網路就能申請,申請只需6步驟就能完成:

  1. 選擇合適的券商:根據平台的規模和合法性、入金便捷性、投資商品種類、平台操作流暢度及是否支持中文服務等因素,選擇股票證券商。例如:Mitrade、eToro、第一證券(FT)、盈透證券(IB)、德美利證券(TD)、嘉信證券、富達證券等。

  2. 填寫資料:進入選擇的券商網站,找到開戶頁面,根據指示填寫所需的個人資料,包括姓名、住址、聯繫方式、身分證明等。

  3. 提交證明文件:上傳身分證明文件(如護照或身分證)及住址證明文件(如水電費帳單或銀行對帳單)。

  4. 驗證資料:券商會對提交的資料和證明文件進行審核,通常需要幾個工作日。審核通過後,會通知申請人開戶成功。

  5. 資金入金:開戶成功後,將資金匯款到券商指定的銀行帳戶。注意需支付跨國電匯的手續費,普遍約新台幣500~1200元。
  1. 開始交易:資金到帳後,即可使用券商提供的交易平台下單股票、ETF、CFD等金融商品。

美股交易規則

美股與台股有許多制度上的不同,下表整理美股交易規定:

美股交易時間 美東時間週一至週五9:30~16:00,夏令、冬令時間變動1小時
對應台灣時間:
・夏令(3月中~11月中):21:30~04:00
・冬令(11月中~3月中):22:30~05:00 
美股最小交易單位 1股
美股交割時間 T+2
美國股票代碼 英文字母縮寫,如輝達(Nivida)⭢NVDA
美股交易價格 僅開放「限價委託」,只有限定價格或優於限定價格時才會成交
美股漲跌停限制 無,漲跌都無上下限,但有熔斷機制
美股熔斷機制 以標普500指數為準: ・美股大盤跌7%:暫停交易15分鐘 ・美股大盤跌13%:再暫停交易15分鐘 ・美股大盤跌20%:當日提前休市
美股當沖規則 台灣法規未開放海外股票的信用交易,必須在帳戶中有庫存才能再委託賣出,因此不可當沖。
美股技術圖 與台股相反,紅色=下跌,綠色=上漲
美股財報公布時間 每年1月、4月、7月、10月第3週
美股公開資訊 沒有籌碼面資訊、月營收報表

美股買賣和台股哪裡不同?

如果你在猶豫要投資美股或台股,以下整理美股優點及美股、台股的手續費差異,供投資人參考。

美股優點

  • 匯集全球頂尖企業:美國股市中有許多跨國大企業,市值長期成長。
  • 投資選擇多:美股共有8000多家企業掛牌上市。
  • 投資市場穩定:美股整體市值佔全球總體經濟53%,是全球最大的投資市場,資金流通量大,影響股價的因素較多,減少被操控的可能性。
  • 財務資訊透明:除了和台股一樣每季公布財報外,還提供更多資料說明公司近況、財務變動原因等資訊。

美股買賣和台股買賣的成本差異

費用 美股 台股
交易手續費 選擇海外券商多為0% 需0.1425%證交手續費及低消費用
證交稅 交易金額的0.00051% 賣出時收取0.3%
交易活動費 每股加收0.00013美元,最低收取0.01美元、最高收取6.49美元
股利扣稅 預扣30%,報稅後隔年退稅 股息收入新台幣100萬元以下免稅,超過670萬元要繳稅

*本文由編輯與人工智慧協作完成,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陳虹伶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2025大阪萬博會開幕!你最感興趣的亮點是?
1. 17公尺巨型鋼彈
2. 世界最大木造環形建築「大屋根環」
3. 台灣館「TECH WORLD」
4. 8大生命主題展館
5. 未來社會展區科技體驗
6. 沉靜式燈光秀、光雕秀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大阪萬博全攻略》必逛展館、活動、門票、交通、美食景點推薦
海外證券 如何買美股 美股交易 美股複委託 美股怎麼買 美股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