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產業動態
日本企業顧問預測未來太空商機!不是科技業才有,農業、製藥、法律都吃得到

全球太空產業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日本也開始著手發展太空產業,除了透過智慧型手機使用的GPS資訊,也開始將來自衛星的資料運用在各種不同的功能。如果民間單位可以自由的處理、分析來自衛星的資料,應該可以打造出前所未有的全新產業。

太空、衛星相關產業的成長
全球的衛星相關市場規模超過2千6百億美元,目前仍不斷成長。世界各國對太空相關新創企業的投資也大幅增加。太空產業的範圍意外廣泛,在《太空基本計畫》工程表中,列出了這些領域。
•衛星定位
•太空運輸系統
•衛星通訊
•掌握太空狀況
•衛星遙感
•掌握海洋狀況
•早期警戒功能
•強化太空整體的存活率
•太空科學、勘查、人類太空活動
從各個發展太空產業的國家角度來看,這些領域都有機會成為重要的出口商品。許多新興國家為了商業或軍事用途,都想擁有自己的衛星。除了人工衛星本身,市場上也需要應用系統(事實上,日本已經持續針對非洲和南美的官方及民間進行銷售)。 在此,我便針對其中幾項進行說明。
•衛星通訊:透過衛星的波束,可以讓飛機內的網路及船隻上的寬頻進行通訊。當國家發生災害時,也可以透過衛星照片來提高對抗災害的能力。此外,透過衛星為全世界網路環境不齊備的人們打造通訊網的構想也不斷擴散。
軟銀集團也參與投資的計畫,將針對全球40億人提供網路環境。
•掌握太空狀況:顧名思義,就是監視太空的狀況。其中,特別受到注目的是太空垃圾,也就是火箭的殘骸。雖然軌道已清楚劃分,但事實上,還是會發生通訊衛星的相撞事件。從不同的範圍算起,垃圾數量有些許變化,不過包含小型個體在內,大致有超過1百萬個以上。 有些公司可以分析垃圾動態,並通知衛星的營運單位。在日本,專精於清除垃圾的新創公司Astroscale相當受到矚目。
•衛星遙感技術:亦即分析從衛星拍攝到的地球相關資料。如果可以不斷獲取來自衛星的影像,就可以詳細分析。遠洋漁業會使用無人機,因為讓無人機探勘比較有效率。漁夫們或許無法即時確認衛星資料,但還是可以確實掌握洋流。
此外,可行的太空服務還包含以下幾項。
•農業建議服務:分析農地影像,藉以提供氣象資訊、通知蟲害發生狀況,並調整化學肥料的用量。此外,也提供大氣汙染預測、豪雨資訊、颱風路線資訊等。同時也可監控颱風過後的受災狀況。
•海洋建議服務:分析海洋影像,提供最適當的航海路線。Google 地圖是非常知名的衛星影像服務,如果還能利用其他影像,用途會更加廣泛。
•太空科學:我孩提時代,總覺得太空人在太空做實驗非常不可思議,但當時電視沒有說明太空人可以這樣做的理由。如果能利用無重力狀態下不會打亂蛋白質結晶的特色,就能在太空開發治療用的藥品。因此,若製藥公司從效率化的觀點來開發新藥的話,應該有打造商機的可能。
其他太空事業的動向
因為太空梭的機體不能重複使用,所以成本非常高。或者應該說,比起回收,重新打造可能還比較便宜。因此目前正在進行衛星的低成本化研究。小型衛星的開發也不容錯過。目前已經利用3D,列印機,嘗試製作衛星專用的零件。過去因製作數量太少導致成本過高,若民間的需求量增加,衛星也可以量產。日本的Axelspace Corporation公司過去花了數百億日圓,成功打造了價格只有大型衛星1%的低價衛星。
大家總帶著夢想在發展太空商業。除了上述之外,也有太空飯店的構想。日本清水建設公司在「清水夢想」中,藉著創造出人工的重力空間,共設計出「104間單人房模型,其中有64間客房模型」,能夠體驗眺望地球的新奇經驗。
但是,更有趣的應該是太空電梯的構想。使用了奈米碳管電纜,以升降梯連貫太空和地面,是一個連結長度超過五萬公里的龐大計畫。只要些許能源,就可能往返地球和宇宙。 雖然早期計畫沒有如預期般實現,但美國還是成立了太空電梯公司(LiftPort Group),針對這項建設進行了討論。日本則有建造營造公司大林組參與,據說預計在2050年實現,應該有很多人可以看到這個計畫成真。
太陽能發電衛星雖然還是未來式,但也是計畫之一。它可以將堆放在衛星裡太陽能板的電力,透過雷射送到地面。若考慮到太陽能板的費用,現在的發電方法應該比較便宜,但由於日本擁有太陽能板的技術,未來發展非常值得期待。
2031年的時代變化
•日本太空相關產業的市場規模加倍成長
必須思考的事
•衛星與周邊機器等相關商機
•太空數據開放後,自家公司要如何運用
這種東西會暢銷
•分析來自衛星的影像後,提供建議的服務
賺錢方式
地球上已經玩過一輪的商業,到太空再玩一次
2015年,美國制定了《同意宇宙非生物資源之販售》的法律。雖然我認為沒有任何星球能夠擁有太空資源,但大家已經開始制定太空資源開發的相關法律。 以前,月球上有著遠比地球更多的氦 —3這件事引起熱烈討論。因為這是可用於核能發電的物質,可以作為國家的能量來源,因而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
從現在開始,應該會引發太空資源相關的國際紛爭。因此,法律界很早就開始處理相關議題,想趁這個機會開始發展的商業也應運而生。不過,搭乘人造衛星前往太空旅行的價格將因此變得更低。另外,到了太空之後,馬上降落、如果人們很輕易地就可以前往太空,局勢又會變得如何呢?抵達期望的目的地這種超級飛機也正在研發中。若真能實現,保險業又該如何因應呢?這麼一想,太空的確是下一個兵家必爭之地。 換句話說,太空是可以讓已經在地球上玩過一輪的商業模式再次登場的「場所」。
責任編輯:呂宇真
核稿編輯:葛林
商周大調查

2025航空排行榜》大韓航空擊敗卡達得第一,因為經濟艙座位特大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