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承諾第三季開始營運的 民營電信業者一再跳票, 中華電信的腳步緩慢, 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民營通信業者的美好遠景,必須建構在中華電信的網路上。 (攝影者.顏章賢 )
自從今年年初公布行動通信得標名單至今,許多民眾並不十分了解為何民營業者當初承諾「第三季開始營運」的支票,會一再跳票。或許一般社會大眾認為只要由民營行動通信業者將基地台架設完成,就可以提供行動通信服務,事實不然。從任何一個實際話務的產生來看,不論是行動電話或是呼叫器業者,其網路完全無法自外於中華電信的公眾電信網路,因為他們都必須與公眾電信網路介接,以提供完整的電信服務。否則,中華電信的網路(包括市話、公共電話及○九○、○九三二等行動電話)將無法與民營行動通信業者的網路互相通話,而最受影響的絕對是民營業者。
為了與中華電信的網路完成介接,進而使兩者的網路可以互相通話,民營業者必須完成兩項工作:第一、與中華電信簽訂網路互連合約,明定網路接續費用;第二、完成二五%的基地台建設,並通過電信總局所執行的技術審驗,以取得電信特許執照。
就第一點而言,當中華電信公布其接續費用時,民營業者普遍認為費用之昂貴堪稱世界第一。因此,當時業者間非正式的共識為集合各自力量,抵制不合理的費用。然而,就在中華電信堅強捍衛其昂貴的接續費用時,腳步較快的業者已建設接近二五%的基地台,並計畫開始做網路測試,而在所有的測試項目中,與中華電信公眾網路間的互連測試,絕對是重點中的重點。基於搶先開通的考量,部分民營業者唯有放棄杯葛,個別與中華電信先行簽訂網路互連合約,以爭取先行互連的契機。其他不願就此屈服的民營業者,在網路互連的進度上,因而落後於先行簽訂網路互連合約的業者,並影響其開始營業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