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陷於親情與事業兩難

新光兄弟為何一再公開衝突

吳東進與吳東昇幾次溝通無效後,最後選擇在股東會上發言,「挽救」新光形象。

吳東昇(見圖)的經營理念和吳東進差距極大。 (攝影者.顏章賢 )

兄弟理念不合,是台灣家族事業持續開疆闢土的致命傷。嚴格說起來,台灣的企業多數是屬於家族事業,在第一代創辦人逐漸凋零之後,繼承父業的二代兄弟們,往往陷於親情與事業的兩難情結中。而近年來時有爭執的新光集團吳家兄弟,正是典型的例證之一。他們在乎的不是家財,而是各自的一片天,他們的出發點都是一個「理」字。

強勢作風引起反彈

如果將新光吳家兄弟的爭執解讀為爭家產,未免太小看了台灣的企業第二代。這個家族向來給外界的評價是家教良好、兄友弟恭,當他們將不可宣告於世的「家務事」掀出檯面之後,外界的驚訝不僅止於像看朱門恩怨一般,而是這群家規甚嚴的兄弟們,為何不惜撕破臉、惡言相向?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