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債券市場進入低利時代,過去債券是股市不佳時的資金避風港,但台灣債券 不跟著央行重貼現率提升的趨勢走,反而被壓得低低的。
台灣利率漲不動,債券基金首當其衝,下一個受害者,可能輪到近三年來銷售紅火的平衡型基金。
隨著美國升息,亞洲國家利率普遍走高,但台灣利率卻反應遲鈍,十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維持在一.八%上下波動,連實施零利率的日本,近期公債殖利率上揚幅度都幾乎是台灣的兩倍。
利率漲不動,加上過去美化帳面的獲利武器──結構債,已成金管會緊盯的標的,要求業者加速處理,導致今年以來國內債券型基金從二兆三千億元,一路減少到目前的一兆五千億元,降幅高達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