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收益太低,對股市倚賴變高

平衡型基金操作恐將失衡

台灣債券市場進入低利時代,過去債券是股市不佳時的資金避風港,但台灣債券 不跟著央行重貼現率提升的趨勢走,反而被壓得低低的。

台灣利率漲不動,債券基金首當其衝,下一個受害者,可能輪到近三年來銷售紅火的平衡型基金。

隨著美國升息,亞洲國家利率普遍走高,但台灣利率卻反應遲鈍,十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維持在一.八%上下波動,連實施零利率的日本,近期公債殖利率上揚幅度都幾乎是台灣的兩倍。

利率漲不動,加上過去美化帳面的獲利武器──結構債,已成金管會緊盯的標的,要求業者加速處理,導致今年以來國內債券型基金從二兆三千億元,一路減少到目前的一兆五千億元,降幅高達三五%。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