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的電信市場很熱鬧。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如願買下和信電訊;中華電信董事長賀陳旦,完成中華電信海外釋股。電信大亨們的動作,不單直接影響電信版圖消長,更影響了你的手機費率。

徐旭東(左)和辜成允(右)笑著收起馬到成功的捲軸。誰能真正在電信市場馬到成功?還有一場廝殺。 (攝影者.翁挺耀 )
兩位同樣肖馬的商場大亨,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和信企業集團少主辜成允,在七月十七日共同拉起一幅「馬到成功」的捲軸。宣布遠傳電信將以近新台幣三百億元合併和信電訊。這宗購併案,讓六年來在行動通信市場一直屈居老三的遠傳,終於可以和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平起平坐。
七月十七日傍晚,徐旭東開心的在記者會上闡述新遠傳願景。在另一個時空,他最可敬的對手中華電信在海峽另一端,也登上一個新事業高峰。接近台灣晚間十一點,中華電信最大股東交通部,訂出中華電信在紐約證交所(NYSE)掛牌的價格,將單位換算成台股,以較當日中華電信收盤價低二%的價格折價發行,在海外成功釋出十一億八百萬股中華電信,經過三年波折,中華電信終於順利在紐約證交所掛牌。
中華電信海外釋股成功,代表交通部持股中華電信的股份降為六六%,只要再釋出一六%的股份,即可達到中華電信民營化的門檻。而民營化成功後,除去國營事業受立法院監督的束縛,一隻新電信恐龍會如何破柙而出?也許會是競爭者擔心、消費者開心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