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金句

共有 203 則相關文章

職場

生活是由一個個當下累積,眼前即是最好;學習活在今日,而不是寄望明天。跟著地球上最有智慧的小狗史努比一起學習禪語和人生智慧吧! 「劃分」每一天,用心過生活 禪語:喫茶喫飯 莎莉有句名言:「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一天一天的過。」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禪語的「喫茶喫飯」,亦即喝茶時專注喝茶,吃飯時專注吃飯,用心過生活很重要。 儘管眼前有許多想做的事,或是該做的事,但在這瞬間能全力以赴的事,只有一件。要是這邊做做、那邊做做的話,不是忘了要做些什麼,就是淪為半吊子,反而沒有一件做得好。 此外,隨著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難免會擔心「這個也做不好,那個也做不好」,不妨學學莎莉以每一天、每一件事為單位來劃分生活,這就是「活在當下」的生存之道。 無論是晴是雨都是無可取代 禪語:日日是好日 一年中,有晴天也有雨天,晴天有著晴天的清爽感,雨天也有屬於雨天的美。人的一生有好日子,也有不順遂的時候;有閃閃發亮的時刻,也有時運不濟的一天,都有著只有當下才能嚐到的滋味,而品嚐這般滋味是最美好的事。 人生就是這樣好壞不斷反覆,身處順境時,也許能得到活下去的希望;身處逆境時,或許能培養堅忍不屈的毅力。無論是開心的一天,還是痛苦、悲傷的一天,都是無可取代的,所以要珍惜每一天。 今天的美好與否,取決於自己的心,別讓處境左右你的人生。你的生存之道與想法,造就你的人生。 以「真實的自己」面對每一天 禪語:「處處皆真」 「好想變成那樣喔∼」心中的理想型,有時會成為驅使自己成長的原動力;但這念頭若是太過強烈就會變成妄想,反而會抹殺原本的自己,無疑是本末倒置的行為。 「處處」就是「四處」的意思,也有在任何地方的意思;「皆真」就是「一切都是真實」,所以這句禪語的意思是,在任何地方一切都是真實。我們的日常生活,無論是在家裡、學校、公司,還是在大自然中,眼前就有真理,只是我們沒有察覺。 只要凡事無心以對,驅使五感的話,就能發現一直沒有察覺的真理。認同並接受最真實的自己,自己的內心也存在著真理。其實「想變成別人」、「希望受到矚目」的想法很容易心生不安,以最真實的自己活著才會踏實,希望大家都能把這句禪語放在心裡。 機會會平等的造訪每個人 禪語:「誰家無明月清風」 月光會灑落在每戶人家;風也會吹拂每戶人家,不會有不吹拂某戶人家的情形發生。無論是明月還是清風都會平等的灑落、吹拂每戶人家,這就是「誰家無明月清風」。 不分貧富,任誰都能享受皎潔的月色、清爽的風;同樣的,機會也會公平造訪每個人。 雨會下在山丘、山谷、街上和草原,也會下在好人和壞人身上,當然也會下在走在雨中的花生夥伴們身上,還有躺在狗屋屋頂的史努比臉上,所以雨也是平等的落在萬事萬物上。機會會公平來到每個人面前,但能否牢牢捉住機會卻是會影響結果,所以平時就要努力才行。 「那個人明明很差勁,運氣卻很好。」要是只會一味的批評別人、嫉妒別人,自己就什麼也做不了。羨慕別人之前,先想想自己能試著做些什麼吧。 擁有可分享的朋友就是幸福 禪語:「一個半個」 我們常看到「在社群平台分享情報!」這行字,而禪語「一個半個」的訓示恰恰與其相反。 這句禪語是曹洞宗(編按:禪宗的5個流派之一)的宗師道元禪師秉承天童如淨禪師的教誨。意思是,重點不在於數字多寡,而是能否遇上少數的難得之人;亦即不必傳達給許多人,哪怕只有一個人,只要正確傳達就行了。 我們身處在溝通方式多樣化的現代社會,「讚」這詞代表的意思往往憂喜參半,只要回到「一個半個」的初心,就能明白不需要勉強拓展人際關係的道理。比起交遊廣闊,擁有1、2個可以分享的好友就很足夠。 倘若想分享情報,起碼也要做到正確傳達,這一點很重要。 *本文摘自三采《今天不會都是壞事》 {DS_BOX_36910}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4.02.03

職場

泰勒絲(Taylor Swift),2023年在美國展開時代巡迴演唱會《The Eras Tour》,該演唱會的電影《泰勒絲:時代巡迴演唱會》,目前正在電影院熱映。 身為美國流行天后的泰勒絲,是全球第一個開啟音樂付費的歌手。才華橫溢的泰勒絲不僅歌詞寫得好,在雜誌或是採訪中曾說的話,也很能鼓舞我們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克服生活的困難,讓生活充滿活力和色彩,她也曾受邀到紐約大學畢業典禮演講,字字句句都給人滿滿力量! 當我們向世界展現絕對的真誠時,就會是生命中閃耀的美麗時刻 Beauty is sincerity.When we show ourselves to the world with absolute sincerity, that is a beautiful moment of life that shines through. 我們會發現,有些人雖然長相不出眾,但是他們的樂觀和幽默風趣,很容易感染其他人。泰勒絲說,遇到這些人時,她會深深的被他們的美打動,「因為他們絕對真誠的向世界展示自己。不管是幽默風趣、開懷大笑還是情緒低落。這些真實自我的流露,是他們最真誠的時候,也是他們閃耀著生命力的美麗時刻。」 無所畏懼是擁有恐懼,還有很多疑慮 To me, fearless is having fears, and also having a lot of doubts. 泰勒絲在迷你紀錄片《無畏之旅》的採訪中說道:「對我來說,無畏是擁有恐懼,還有很多疑慮的。無畏是雖然害怕,卻依然熱愛生活;無畏是重新瘋狂的墜入愛河,儘管你曾受過傷;無畏是即使之前有失敗的經驗,還是能一次又一次的站起來,為你的理想而戰。」 生活不是如何撐過風暴,而是如何在雨中起舞 Life isn’t how to survive the storm, it’s about how to dance in the rain. 遇到痛苦、遭遇挫折時,泰勒絲說:「有2種方法可以讓你度過痛苦,你可以選擇放棄,讓它摧毀你;你也可以把它當作燃料,驅使你去擁有更大的夢想。」接者說道:「因為生活不是如何撐過風暴,而是如何在雨中起舞。」 當我們回憶起曾經面對過的困難時,讓你提起的,不會是欣喜結束的瞬間,而會是那個辛苦奮鬥的過程。 讓你很古怪的事物,也可能使你與眾不同 What makes you weird can also make you very different. 泰勒絲曾向粉絲們說道:「現在總有成千上萬的人想要告訴你,應該怎麼做、應該怎麼表現;什麼是酷的、什麼不酷,什麼是美的、什麼不美,但你們知道嗎?比起成為一個很酷的人,做一個快樂的人其實更棒。」 我們總是太過在乎別人的眼光,以至於無法真正的做自己,她也說道:「你不想和別人有所不同,因為那會讓你看上去很古怪,但是讓你很古怪的,也會讓你很不一樣。」 被拒絕的時刻,和被肯定的時刻一樣重要 Those moments I was told no were as important as the moments I was told yes. 當回憶起人生道路時,泰勒絲說:「回過頭看看,那些我被拒絕,或者被排除在外,沒有被選中、輸了、失敗的時刻,與我被肯定的時刻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接者笑道:「在家鄉的時候,沒有被邀請參加派對和過夜派對,讓我感到無奈與孤獨,但正因為我感到孤獨,所以我才會坐在我的房間裡寫歌,然後拿到其他地方的入場卷。」 你不應該被不了解你的人定義 You are not defined by those who don't know you. 在學校、工作職場,總是免不了遇到非議,泰勒絲說:「當有人批評你,或在你背後說些什麼的時候,你會感覺他們說的那些話、那些字,都印在你的身上,然後開始在腦中不斷回想。最後,那些話可能就成為你看待自己的一部分。」 最後,泰勒絲告訴大家:「當你意識到,你並不是由那些不認識你、不在乎你的人的決定時,你就會變得純粹。」 想好什麼事情是絕不能放手的,剩下的就順其自然吧 Decide what is yours to hold and let the rest go. 當你魚與熊掌都想兼得的時候,泰勒絲表示:「成長與進入人生新篇章的一部分,是關於抓住和放手。我的意思是,要知道哪些東西要抓牢、哪些東西要放手,你不能把所有事都放在心上。想好什麼事情是絕不能放手的,剩下的就順其自然吧。」 錯誤不會毀滅你,反而讓你更清澈 Mistakes don't destroy you, they make you clean. 犯錯不代表失敗,也不是最終將失去任何幸福或美好生活的機會,泰勒絲分享經歷時說道:「我的錯誤往往產生了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跌倒了就站起來,撣去身上的灰塵,看看還有誰仍然陪伴在你的身邊,然後一笑了之,這明明是一份禮物。錯誤不會毀掉你,而是會讓你透徹清淨。」 不必原諒或遺忘,才能繼續前進 You don’t have to forgive or forget to move on. 在一次訪談中,泰勒絲提到,怎麼面對糟糕的過去時,她表示,我們不需要原諒,也不需要透過遺忘來跨過這道坎,「就算不這麼做你也可以繼續前進。你只需要變得強大,對這些事情保持漠不關心,走出痛苦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將來的你,必定會比現在的你知道得更多 You’re always going to know more in the future than you know now. 「我在生活中學到的一課就是,將來的你總會比現在知道的更多。」泰勒絲還在演講中說道:「生活中會有一些時候,需要你自己挺身而出,有時候正確的做法是讓步和道歉、有時候是抗爭到底、有時候是走為上策、有時候是全力以赴的堅持,有時候則是優雅的放手。」 *本文由「Bella儂儂」授權轉載,原文出處:從鄉村女孩到流行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 10句超燃的勵志語錄,「生活不是如何通過風暴,而是如何在雨中起舞」 延伸文章:那些我希望20歲時就能知道的事!比爾蓋茲、黃仁勳、泰勒絲...從5位名人畢業演講,提早找到自身的社會立足點!泰勒絲新專輯《午夜》創 Spotify 紀錄!5大驚喜亮點解析,男友喬歐文、新任「貓女」友情助陣!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3.11.11

職場

我們每週會有一次的通宵打坐冥想。我們有時唱誦梵唄、有時跪拜,但大部分時間都在安靜冥想中度過。我總是帶著憂喜參半的心情期待這個特別的夜晚,喜悅,是因為它們實在很美妙;憂心的原因,就是要保持清醒對我實在太難了。 有一個晚上,我記憶特別深刻。 那一夜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但我不曾忘記 這天的夜空高掛一輪明月,一片清朗澄淨,沒有風。我們坐在很美的禪堂裡,這裡的大窗口都沒有裝玻璃窗。窗外自然的熱帶叢林帶來多到不得了的各種聲音:鳥叫、蟲鳴,以及動物在地面上移動時,樹葉發出的沙沙聲。熏香與萬金油的熟悉氣味來來去去。數百根蠟燭照亮了這間用蓮花妝點得很漂亮的禪堂,還有兩尊閃閃發亮的黃銅大佛像端坐前方。 禪堂內滿是僧人與信眾。最後,大約會有150人在地板上盤腿冥想。好吧,應該說至少有149個人在冥想。我多半只是坐著,努力保持清醒,但絕大多數時候都不敵睡意。 對我來說,通宵冥想根本是一段漫長的練習丟臉時間,我很難不打瞌睡,我真的努力試過了。我猜自己的模樣應該有點像暗夜中的一艘船,在疲憊中來回搖擺。 很諷刺,不是嗎?我放棄了這麼多,就是為了這個。 我拋掉前途光明的工作、扔下自己擁有的一切、離開我愛的人──全是為了成為泰國的森林僧人。而比丘與比丘尼應該花很多時間做的一件事,我顯然完全辦不到。 讓我鬆一口氣的是,在午夜時分左右,情況開始好轉。有位來自美國、曾是爵士鋼琴家的沙彌,提著幾個鋁製茶水壺進來,他和其他幾名沙彌為大家準備了濃郁的甜咖啡。我們帶著虔敬的心喝著咖啡。 最後,我們的導師走上講台,開始當夜的講座。他是一位傑出的比丘──來自英國的阿姜.賈亞薩羅(Ajahn Jayasaro)。他盤腿而坐,調整自己那件赭色的長袍。阿姜.賈亞薩羅擁有寬大如海的心胸,敏銳如刀鋒的頭腦,是一個剛柔並濟的人。 禪堂裡的所有人,無論是僧人或信眾,都全神貫注。阿姜.賈亞薩羅是很厲害的講者,在這個特別的晚上,他開頭的第一句話就出乎大家的意料:「今晚,我要傳授你們一句有魔法的箴言。」 我們都大吃一驚。泰國森林修行派最著名的就是:摒除任何與魔法、神祕主義有關的事物;它認為這類事物不重要。阿姜.賈亞薩羅繼續用他那幾近無懈可擊的泰語平靜的說: 「下次,當你感覺到衝突開始悄悄醞釀、你和一個人的關係演變到快破裂的時候,只要用任何你喜歡的語言,真誠與篤定地對自己重複這句箴言3次,你的擔憂就會雲消霧散,就像夏日清晨草地上的露珠。」 他緊緊抓住我們的注意力。現場鴉雀無聲,每個人都傾耳急著想聽他接下來要說的話。他的身子微微向前傾,為了製造效果稍微停頓了一下才說:好的,你們還在聽嗎?這句有魔法的箴言是這樣的── 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 這一夜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了,但我不曾忘記。有種感覺也許你知道:在大腦完全能理解一項真理之前,身體老早就已經察覺它,並做出反應了。這類的真理會深植於心,而且永遠牢記。 話雖這麼說,但在最需要這句箴言的時候,特別難想起它。但當我確實想起它時,它對我總是能發揮作用。它一直推動我朝更謙虛、有建設性的方向前進。這個智慧是永恆的,當然也不屬於任何特定的宗教。 「我可能錯了。」如此簡單、如此真實,又如此容易忘記。 理解自己並非一無所知,就是一種智慧 在一次我妻子伊莉莎白也在場的演講中,我提到這句有魔法的箴言。第二天早上,我們在早餐時為了一些事起爭執。有時候,我內在那頑固的4歲小孩非常容易出現,所以我會為了一些芝麻小事惱怒。 我很惱火是因為知道:就算生氣,但完全沒有好的論據,我根本站不住腳。我明白為了這種事抓狂荒謬透頂,但還是生氣了,而且無法像自己希望的那樣迅速放下。所幸我很有福氣,有一個比我考慮更周全、情感更成熟的妻子。因此,她冷靜、帶著一絲幽默感的說:「比約恩,你昨天說的那句箴言,也許現在是使用的好時機?」 我坐在早餐煎蛋的對面,然後那個像4歲小孩的我暴躁的噘起嘴,咕噥道:「不對,我現在用的是不同箴言──妳可能錯了。」 當然,我這時是有點耍嘴皮。此外,如果你有異議,覺得這句箴言過於簡化,我也能理解。 但我可以告訴你,能有這麼謙虛的觀點,可真是不容易,尤其在氣頭上的時候!在這整個世界上,是否有人的小我會認為說出「我可能錯了」,是輕鬆與自然的一件事? 答案是否定的。 生而為人,是否可以進入更成熟的狀態,總是能完全意識到事情可能錯了? 當然可以。 想像一下,如果大部分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能想起自己可能是錯的,這世界將會是什麼樣貌。想想這種情況下的對話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記得後來我到英國的寺院過出家生活時,有一次和人為了一件事情吵架。我們寺院那位相當傑出的住持阿姜.蘇西托(Ajahn Sucitto)看著我說:「正確從來就不是重點。」 那當然!只不過,這種念頭在我們心中根深柢固!但沒有人需要打一開始就擅長從未練習過的事。每一個人都有嘗試的權利,而且我們自然而然比較想嘗試能提升自己幸福感的事情。碰巧的是,最能保證這種幸福感的,莫過於漸漸習慣「我可能錯了」、「我可能並非無所不知」的想法。 人都很喜歡認為自己對眼前發生的事很了解,也能準確解讀各類事件與周遭世界,覺得自己就是瞭若指掌,也自認可以決定與斷定各種現象的是非好壞。我們往往認定,生活應該按照自己的希望與計畫發展,但通常情況並非如此。 不預期生活按照自己認定的方式發展,這是一種智慧,理解自己其實一無所知,就是一種智慧。 *本文摘自先覺出版《我可能錯了》 {DS_BOX_36670}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3.12.23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