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創高峰,捐款搶第一

台灣可以向美國企業家學到什麼?

根據美國《財星》雜誌的調查指出,美國二十五位最慷慨的企業家一年捐給社會作公義慈善的費用高達三十三億美元。他們基於什麼理念願意回饋社會?這又帶給台灣的企業家什麼啟發?

前任微軟總裁比爾.蓋茲(Bill Gates)和華爾街最著名的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有什麼共同點?第一、他們都很有錢,蓋茲是全美首富,巴菲特的財富則僅次於蓋茲,名列第二;其次,這兩人都說死後打算將九九%的財產捐給社會做慈善公益。

對蓋茲的個人財務經理來說,每年最頭痛的問題之一就是幫他這位身價超過八百五十億美元的老闆處理他個人名義下兩個基金會的龐大捐款。根據美國《財星》雜誌指出,過去幾年,蓋茲已經捐款超過六十五億美元給這兩個基金會,用在世界衛生、教育等公益事業上。

在媒體上,反托辣斯官司纏訟的蓋茲有種傲慢的霸氣;但是,在微軟總部的西雅圖──一般民眾對他的評價卻相當高。從鋪橋造路等公共設施,到不只一次捐款給華盛頓大學法學院,蓋茲對當地的回饋可說是無所不在。在當地居民的心中,蓋茲雖然為自己賺了很多錢,但他們同樣雨露均霑。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