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菜鳥老師、一群20歲雜牌軍,如何靠「說真話」讓千萬元國寶化石破土而出

33歲的楊子睿(中)在團隊中看起來宛如學生成員之一,地板上的白色石膏包裹著脆弱的鯨魚化石,是團隊耗時5個月的成果。(攝影者.程思迪)

在人類甫出現、世界最大象科動物出現的晚更新世代,一條身長超過15公尺的巨鯨,正緩慢悠游過還沒有名字的巴士海峽,不時激起5、6公尺高的浪花。

等待了8萬5千年,這一條巨鯨終於再次現身。只是地點不再是海面,而是一片深山峻嶺之中。

去年10月,南台灣的恆春頭溝,出土了一批鬚鯨化石。即使萬年來地層不斷的推壓,化石卻在原本的埋骨處橫空出世,成為台灣紀錄中最大,也是完整度最高的哺乳類化石。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