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震這一週,他們默默做了這些事

韌性 台南

二月六日凌晨,一場地震,造成台南重大傷亡, 當多數媒體把鏡頭對準悲慟者, 我們選擇記錄,在角落裡默默貢獻己力的人。 從登革熱到震災,挫折沒有打垮台南, 自主重建的人們,正重塑新的城市性格:韌。

30 歲的瑜伽老師Linda 開放淋浴間,讓瑜伽教室變成400 人的澡堂,門外大排長龍。Linda 向排隊民眾拜年時觀察到,市民因震後停水長達一週造成生活不便,神情沉重,一場熱水澡後才讓人們展開眉頭。

30 歲的瑜伽老師Linda 開放淋浴間,讓瑜伽教室變成400 人的澡堂,門外大排長龍。Linda 向排隊民眾拜年時觀察到,市民因震後停水長達一週造成生活不便,神情沉重,一場熱水澡後才讓人們展開眉頭。(攝影者.駱裕隆)

年後的第一個上班日,台南是這麼過的:

地震中失去十位學童的崑山國小,開學第一堂課是集體心理輔導 。城市中有一百零九人無家可歸,暫時安置在十三個收容處。五百三十八件房子受損通報。到了地震後的第十天,部分市民仍然無水可用。

年假結束,人們抱怨回到日常,但對此刻的台南來說,正常的生活已是奢侈。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