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惡意購併不只瞄準體質不佳公司, 只要有利可圖,世界500大企業也可能成為狙擊目標⋯⋯

擁有213年歷史的杜邦,名下擁有飯店、高爾夫球俱樂部等資產,及增值潛力大的新農業部門,成為對沖基金眼中惡意購併的肥羊。(來源.達志影像)
矽品董事長林文伯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親口說「想都沒想到」經營績效卓越的矽品,會成為惡意購併的對象。
那他一定更難想像,就在他被日月光搞得焦頭爛額時,太平洋的另一端,一家年營收比他大上十四倍的世界五百大公司,也剛度過一場跟他一樣驚心動魄的危機。
杜邦(DuPont),是全球最大化工原料廠,年營收高達三百五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兆一千五百億元)。自執行長庫爾曼(Ellen Kullman)二○○九年上任以來,杜邦的毛利率從九.五%提升到一六.五%,幫投資人創造了二六六%的報酬,遠高於標準普爾(S&P)五百大企業一五九%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