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

拚產業升級 政府要用對力道

導讀:出生於台灣宜蘭縣的林毅夫,在一九八○年代就預見中國即將崛起,早年便赴北京發展,並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後首批赴美留學生,之後回中國參與創辦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他主張,中國應採用比較優勢發展經濟,先用較低成本引入先進技術、快速累積資本後,再實現產業升級,成為中共決策部門重要「智庫」之一。 近年來,中國在各項發展計畫中選出特定產業,引入國外民間企業技術與資金協助升級,林毅夫認為,中國有機會於二○三○年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

二○一○年,一個經濟界心照不宣的秘密再次獲得大力證實:大多數國家都有意無意的推動各種形式的產業政策,其中不但包括中國和巴西這些老面孔,也涵蓋那些原本產業政策不甚清晰的國家,例如:英國和美國。

這個現象不足以為奇,因為產業政策本來就是政府為刺激某一項產業的經濟活動或投資,因而制定的決策、規範或法律。畢竟經濟發展和永續成長本來就是產業和技術不斷改朝換代的產物,有賴政府與民間協同一致才能實現。

有史為鑑,成功從農業轉型為現代經濟的國家,包括西歐、北美及近來的東亞,政府針對民營企業某些有助新產業發展的重要投資,都會出面擔任協調的角色,甚至提供激勵措施給那些率先施行的企業。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