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WHO做什麼?

WHO首度邀請「中華台北」以觀察員身分出席五月十八日的WHA年會。消息證實之後,反應一如預期:政府視之為外交上的大成就,反對黨則指為中共給台灣的「糖果」,外電報導此事是「中國批准」,總統府立予駁斥。台灣的政界和媒體總是那麼的膚淺,難道真不能深刻一些去看問題嗎?

這件事情誠然是中華民國的外交在節節敗退三十多年之後,首度「止跌」。以我個人而言,從大學時期經歷退出聯合國、中日斷交,從事新聞工作以來,又歷經中美斷交,以及所有外交方面的大小挫敗,其間也見到早期推動「實質外交」的諸般努力。因而對此一「止跌」,不能沒有感觸。

東漢光武帝在平天下的過程中,大將耿弇提出〈平齊策〉,也就是針對山東的大戰略。但因為劉秀當時的主要敵人是北面的赤眉、王郎和南面的梁王,無暇東進,而暫擱方案。及至北方平定,南方的梁王劉永與東方的齊王張步結盟,劉秀這才派出二路遠征軍東征,其中一路即由耿弇統領。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