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文山社大學種菜,補身子、省銀子

把一角錢 種成一百元

陰雨綿綿,順著台北木柵蜿蜒的指南路一路上山,在繚繞的濛霧裡兜轉了半天,終於抵達坐落在貓空山頭的「樟湖自然農園」。

推開柵門,用熱茶及笑臉迎接我們的,是農園主人張國川,也是文山社區大學「自己種菜自己吃」的課程講師。而園裡早已有兩個披著雨衣的「農夫」張秀松、徐碧俐,兩年前參加社大初階班,從兩塊小茶几般的方寸之地種出興趣,於是承租這片約七坪大的菜畦。「你該早點來,我們上週才剛拔了個二‧六斤的蘿蔔呢!」張秀松得意的笑說。

走進雨後的菜園,有著清新的泥土味。凝在菜葉上的水珠,在翠綠襯托下,特別晶瑩透亮,像一顆顆鑽石般閃著。直挺挺的白花椰,像繫著綠色緞帶的新娘捧花,一球球的高麗菜含苞待放,剎那間,彷彿置身花園。「很像玫瑰吧!我們都叫它玫瑰高麗菜。」喜歡園藝的徐碧俐,本來只在陽台種花,直到表弟張秀松邀她一起上種菜課,這才開始「為菜歡喜為菜憂」的生活。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