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是中國 全球資源抄底元年

中國的財經智囊很早就建議北京領導人,要靈活運用中國的鉅額外匯存底來確保中國的能源與原物料供應來源,包括大幅增加國內能源儲備、以及協助中國企業取得長期供應合約、購買海外礦產權益,或直接收購海外能源與礦業公司。這個策略要比不斷增加持有美國政府公債高明的多。

然而,以外匯換資源的戰略是典型的「知易行難」。過去幾年,中國在推動這項策略上到處碰壁。首先,很多西方國家基於安全戰略的考量,設定了各種法律上的障礙,阻擋中國國有企業收購能源與礦業公司的股權。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二○○五年美國國會阻擋中國海洋石油公司收購美國加州聯合石油公司(Unocal

),以及去年年初澳洲政府否決中國首鋼集團購買吉布森山鐵礦(Mount Gibson Iron)九.七四%的股權。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