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立集團抓住每一波主流產業先機

靠技術型生意 成為材料通路界鴻海

華立集團董事長張瑞欽,專做高技術門檻專利產品,集團三家上市櫃公司,去年營收合計達二百三十三億元。

四十年前,成功大學化工系畢業的兩位同窗好友,一個進了台塑,一個進了中油。

四十年後,選擇台塑的李志村原地高升成為總經理,一手打理年營收逾千億元的公司。進中油的張瑞欽,做了十年工程師後自行創業,如今是台灣工程塑膠界龍頭──華立集團的董事長,集團三家上市櫃公司去年營收合計二百三十三億元。

比營收,華立集團只有台塑的五分之一。不過,論身價,李志村雖然備受經營之神王永慶重用,以一介專業經理人,如今身價累積達五億元。但張瑞欽靠著旗下華宏新技股價三年來翻漲十六倍,加上長華等其他子公司,已累積近五十億元身價,是李志村的十倍。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