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A庫銀

晉武帝司馬炎有一次到南部祭天,典禮隆重盛大,不免志得意滿,環顧左右問:「朕可比漢朝何帝?」校尉劉毅應聲回答:「可比桓靈。」這個答案很突兀,因為公認東漢的衰敗起自桓帝和靈帝,司馬炎當然很不爽,但他畢竟是開國君主,沒有當場發怒,只反問:「我雖然德望不足(自謙語),但是何至於跟桓靈相比?」劉毅回奏:「桓靈賣官,錢入官庫,陛下賣官,錢入私門,以此相較,陛下尚不及桓靈。」

西晉是歷史上政治貪墨奢侈最嚴重的朝代,開國君主「錢入私門」,其結果當然是「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台灣諺語有所謂「皇帝有時也會欠庫銀」,意思是說皇帝富有天下,但仍不免偶而會有手頭不方便的時候,可是這句諺語到了民主時代,卻變成領導階層「欠」庫銀、「A」庫銀。

由政府追查國民黨不當取得之黨產,衍發國民黨追究李登輝時代黨產流失,再演變為蘇惠珍指控「劉泰英集團」受賄、炒股、五鬼搬運,其間牽涉黨政高層核心、朝野政客、地方派系、財團,那種以政治力操縱黨營、國營事業,並藉此結合「超黨派」金權共同體的手法,其結果正是「錢入私門」,如果不是因為分贓不均,即使連國民黨中常會袞袞諸公,也只能從帳目數字看到虧損,實無法窺其「堂奧」。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