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貢獻論

中國政府決定將批准「京都議定書」,這是中國總理朱鎔基九月三日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上宣布的。

「京都議定書」是上世紀末眾多先進國家針對導致全球變暖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作出了自我節制的承諾。美國」」世界第一大污染源自然是其中之一,中國」」世界第二大污染源卻未被嚴格要求,因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如今,世事的吊詭演變卻是:作出過承諾的美國,在小布希總統上台後,以不符合美國利益為由竟毀諾,導致全球輿論譁然;中國卻主動表達對此一國際條約的肯定與支持,並願以行動背書。中、美對照或中、美對招,充分凸顯新世紀初國際戰略形勢在「九一一」外的另一微妙變化。

就北京當局而言,此一作為不能不說有其極為重要的戰略思維。近十年來,隨著經濟及綜合國力的急遽崛起,中國在國際間始終受困於兩種論調:「中國威脅論」及「中國崩潰論」,不是把中國視為對全球和平與發展具有潛在巨大威脅的國家,就是極端看衰中國,認為中國的繁榮發展不可能持久,自身難保,遑論其對全球發展能作出什麼貢獻。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