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威盛和聯想的三角關係

聯想電腦為何和威盛畫清界線?

威盛才傳出獲得聯想處理器訂單的好消息,聯想卻放話不採用威盛處理器。究竟威盛身處英特爾壓力之下,在中國市場勝算多少?其實有脈絡可循。

甫推出新型微處理器薩姆爾Ⅱ(SamuelⅡ)的威盛電子,在漢諾威電腦展(CeBIT)中搶盡鋒頭,吸引了富士通西門子等歐洲系統業者為之站台;二月初傳出中國個人電腦第一大品牌聯想決定採用威盛處理器,並將於四月正式開始出貨的消息,讓威盛總經理陳文琦在會場中更顯神采奕奕。畢竟,從去年第三季末決定開始強攻微處理器市場的威盛,終於拿下了聯想的訂單,也難怪威盛開出「處理器全球市占率從一%跳升到五至七%」的目標。

然而在大西洋岸的另一端 ,聯想卻同時發布了令人跌破眼鏡的消息,聯想執行董事馬雪征公開表示:「在中國境內銷售的產品,不會採用威盛處理器。」此消息和市場傳言大相逕庭,甚至曾明白指出威盛將展開一連串與大陸業者合作的內部員工 ,聽聞此消息都噤口不語。

然而業界傳出聲音,此樁羅生門案背後大有玄機。「中國大陸市場確實需要威盛提供的低成本低階商品,聯想只表示不會用在國內市場,但是訂單下了之後,要用在哪裡可說不定,」一名IC設計業者這樣指出。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