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給人魚吃,不如教他釣魚」這句話哪裡有問題?優秀領導者會這樣說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給人魚吃,不如教他釣魚」這句話哪裡有問題?優秀領導者會這樣說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管理 | 領導馭人

「給人魚吃,不如教他釣魚」這句話哪裡有問題?優秀領導者會這樣說

「給人魚吃,不如教他釣魚」這句話哪裡有問題?優秀領導者會這樣說
身為領導者,最大的成就在於能啟發下屬追求更遠大的抱負。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泰勒.科文、丹尼爾‧葛羅斯
精選書摘 2023/05/16
摘要

1.俗諺:「給一個人魚吃,只餵飽他一餐;教他如何釣魚,可以餵飽他一輩子。」其實不能幫助他人走向成功,而是該教他創辦一家能養活幾百人的漁業公司

2.提升個人職涯與創造力的發展軌跡,就是在提升他未來成就的整體斜率。把追逐遠大目標的預設值從「從未考慮」變成「納入考量」,是身為領導者的責任。

3.越優秀的人越想要有優秀的表現,他們希望有人能激發出自己的潛能,讓自己變得更好。他們當然也會自我懷疑,尋求領導者對他們表現的認可。

提升個人職涯與創造力的發展軌跡,就是在提升他在未來可能成就的整體斜率。我們可以把那些介入措施視為你能提供的最高潛在激勵,想像你就像是在有限的規模範圍內,試圖創造下一個佛羅倫斯、威尼斯或維也納。

很多人說:「給一個人魚吃,只餵飽他一餐;教他如何釣魚,可以餵飽他一輩子。」我們認為這個想法太沒有挑戰性了。事實上,「學習如何釣魚」的價值並沒有想像中來得高,這點從漁民賺取的工資就看得出來。而且,光是知道如何釣魚,也無法讓你得到一份成功、高收入的漁業工作。

換做是我們會這樣建議:「幫助一個人提高漁業公司的生產率及成長率。」或者用更好的說法:「幫助他創辦一家能夠養活幾百萬人的漁業公司。教他如何雇用人才,把漁業公司經營得更好。」這樣不僅能改變一個人的發展軌跡,還能進一步讓成千上萬的員工學會捕魚,同時在捕魚過程中做出重要貢獻,並期許自己有天也能更上一層樓,教導更多人這套方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你發現這個愚蠢的釣魚格言早已深深烙印在腦海中,或你甚至曾對別人說過,現在就把請把這句格言從腦中徹底清除。試著將它升級!想像一家完全取代漁業的公司,未來能以較低的價格,提供更友善環境的優質食品。教導一個人汰換傳統漁業的方法,這樣我們才真的算是有所進展。

許多看似造福他人的介入措施,都只能提供一次性的好處。這樣說並不是要勸阻你做這些善意之舉,我們知道這些善舉在人際支持和文明發展上確實扮演重要角色。然而,請務必正視這些善舉的局限性。

比起一次性的善意,「提升他人抱負」更能帶來正向影響

給予他人一次性善意所帶來的個人發展軌跡變化如下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提升他人抱負,則會造成如下圖所示的斜率變化:


短期來看,這2種介入方式帶來的好處可能差不多;但是久而久之,提升個人抱負的斜率帶來的好處會越來越大,而那些好處更會從個人開始遍及到他身邊的每個人。

你可能會想:如果提升他人抱負的好處那麼大,為什麼不一開始就選擇更高、更陡的斜率呢?這或許就是人性的一大謎團。在我們做決定時,通常並沒有完整的選項和可能性攤在你我面前,事實上,選項可能多到讓你難以想像。

舉例來說:一位有才的年輕人可能從未認真想過,自己將來可能擔任大公司的執行長。這個年輕人聽說過「執行長」這個職銜,或許也從沒排除自己會成為執行長的可能性。但如果真要影響這個年輕人的行為,就必須讓他們意識到,這個可能性是個真實、清晰的選項。一旦這個選項在他心中有了鮮明、具體的存在,或許就能激發他的雄心壯志,在某些情況下幫助他最終坐上執行長的職位。

無論最終結果是否會發生,至少這個選項的預設值,已經從「從未考慮」變成「納入考量」。把對於未來的可能性變得鮮明、具體,是身為導師、星探及榜樣的責任。

就像美國娛樂產業把動作片與浪漫愛情片場景營造得栩栩如生。同樣的,導師和星探也必須發揮類似的作用。在這方面,導師會利用人文學科的專業,無論是明示還是暗指,即使他認為業界涉及的是科技、工程,或其他嚴謹而明確的領域。此處的關鍵是,導師或星探必須形塑和呈現自己,讓自己展現出一種另類又激勵人心的樣貌,讓人才可以從他們身上看見自己可能的未來。

如果你要提高他人的抱負,應該讓那個人把和你的關係視為值得自豪的事。他們應該覺得自己是被挑選出來的人;他們應該覺得自己經過種種考驗與磨練才有今天;他們應該覺得自己是某個專屬俱樂部的成員;他們可能環顧四周,很開心自己和其他成員有這層關係。

創造這些感受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這些感受真實存在。你可以透過建立機構和名目來獎勵這些人才,例如:成立創投公司、提供各種特殊獎學金、籌辦競賽並給予獎賞等。把重點放在一個人的真才實學,但也要明白,實力要能夠發揮,周遭環境也占部分原因。如此一來,你就更能提升那些被你的慧眼相中的人才抱負,並在他們拔尖的路程上,扮演共同開創者的角色。

優秀的人渴求優秀的表現

在2014年的電影《進擊的鼓手》(Whiplash)中,透過一位鼓手老師如何激發學生最大潛力的故事,提供我們對於「導師」角色一個重要的文化觀點。丹尼爾.葛羅斯(Daniel Gross) 在擔任先鋒(Pioneer)面試官時,對很多應徵者都提到這部電影對他們的影響感到相當驚訝。

也許這部電影之所以這麼吸引人,正因為片中描述一個人透過不斷努力,追求卓越和他人認可。越優秀的人越想要有優秀的表現,他們希望有人能激發出自己的潛能,讓自己變得更好;與此同時,他們當然也會自我懷疑,希望尋求對他們表現的認可,證明自己能在世上占有一席之地。年輕鼓手努力爭取老師認可的電影情節,深深獲得應徵者的共鳴。不過請別誤會,我們可不是主張你應該對應徵者丟鼓棒,而是表達你的認可會被他們視為值得爭取的東西。

你也應該幫助那些獲獎者看見那些看似遙遠的事物,雖然不容易企及,仍有一部分是熟悉的。令人驚訝的是,近年來的社會科學累積相當多的證據,都在證實榜樣、模範的價值,尤其是對女性和少數族群而言。如果你見到「跟你很像的人」(可用很多種方式定義)在做某件事,那麼那件事就有更大的機會,成為一個鮮明具體的選擇,相對也更可能被選擇。

身為星探、雇主、導師、朋友或榜樣的你,可以為他人帶來意想不到的影響力。你可以用對你來說相對低的成本(甚至零成本),幫他們開啟一扇門,而你只需要讓他們看見一些對他們來說更鮮明、更真實的選項。你可以透過寫作、YouTube影片做到這一點,或與他們保持聯繫、給予指導,或甚至只要與他們見面、做你自己就可以了。記得,自然展現你的某種氣質或精神,而那樣的氣質或精神就能夠鼓勵他人採取行動。

請好好善用這些影響力!

書籍簡介


《人才:識才、選才、求才、留才的10堂課》

作者: 泰勒.科文 Tyler Cowen、丹尼爾‧葛羅斯 Daniel Gross
譯者: 謝儀霏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3/03/31

泰勒.科文Tyler Cowen

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教授,全球百大思想家,《經濟學人》讚譽他為近十年來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者。著有《發現你的經濟天才》(Discover Your Inner Economist,2007)、《達蜜經濟學》(Create Your Own Economy,2009)、《大停滯》(The Great Stagnation,2011)、《中午吃什麼?》(An Economist Gets Lunch,2012)、《再見,平庸世代》(Average Is Over,2013)以及多本學術書籍。他也是《彭博》(Bloomberg)和《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專欄作家,作品散見各大報紙和期刊。他經營的經濟學部落格《邊際革命》(marginalrevolution.com),平均每日瀏覽人次超過5萬人;TED演說有超過50萬觀看次數。他的Podcast節目《與泰勒對話》(Conversations with Tyler)經常邀請重要的思想家或企業家對談,廣受無數聽眾好評。

丹尼爾‧葛羅斯Daniel Gross

矽谷創業者暨創投天使投資人。曾被《富比士》(Forbes)列為科技類傑出青年榜「30 Under 30」。18歲時,他以創業者身分加入被譽為「矽谷新創事業孵化器」Y Combinator計畫,是當時最年輕的創業者。23歲時創立新創科技公司Cue,開發團隊後來被Apple收購。2018年,創辦Pioneer獵才公司並擔任CEO至今,致力於在全球尋找有才華但欠缺機會的傑出人才。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下屬 主管 職涯 領導 成就 帶人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