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面試三分真七分假?主管必學「面試穿透力」,看懂求職者的真實個性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面試三分真七分假?主管必學「面試穿透力」,看懂求職者的真實個性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業周刊》1951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至頂箭頭

管理 | 領導馭人

面試三分真七分假?主管必學「面試穿透力」,看懂求職者的真實個性

面試三分真七分假?主管必學「面試穿透力」,看懂求職者的真實個性
面試三分真七分假?主管必學「面試穿透力」,看懂求職者的真實個性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李河泉
摘要

1.過去在面試時,公司端多會主觀認定求職者樂意配合公司。因此相較之下,求職者的個性未必會被優先考慮。

2.對於求職者而言,面試時也會盡量呈現「美好的一面」,因此若平鋪直敘的提問,在面試時較難看出求職者的真實個性。

3.若想透過面試問出求職者的真實個性,面試官可利用情境提問、STAR面試法、SRI面試法更深入了解求職者的想法及行事方法。

一位交情很好的主管,前兩天問我:「河泉老師,如何在面試過程中,了解面試者在之前工作中,與主管、部門同事溝通是否順暢?」聽到這個問題我不禁想笑,腦海中浮出的畫面,就像電影中古時候擔心女兒終身大事的媽媽,不停追問來提親的紅娘:「能不能在交往之前,就先完全掌握男方這個人好不好相處?容不容易溝通?人際關係到底怎麼樣?」

我將這個浮誇的聯想說了出來,對方主管笑了出來,接著說:「老師,這兩件事不一樣吧?」我說:「當然一樣,你們和古代的媽媽沒有不同,都是想『把別人完全摸清楚』才讓他進門」。

主管有點疑惑:「站在公司立場,這難道不對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的回答是:「傳統的觀念沒有不對,但是現在要思考2件事,第一,人很難在面試時百分百現形,因為人都會隱藏,想要問出真正的答案必須有技巧。第二,就算你百分百知道這個人很好相處,也不代表他適合公司這個職位。」對方主管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河泉老師,那麼至少請您先告訴我們,如何讓對方現出原形的技巧好嗎?」

為什麼以往求職問不出真實個性?

1.以往求職者的真實個性未必被優先考量

以往的企業,不是不在乎求職者的個性,而是認為相較之下,求職者的真實個性不是老闆在乎的重點。因為大多數的老闆或主管,總是認為求職者配合公司是應該的,不管原來如何,只要進來就應該會聽話,不必太在意原始個性。

但如今卻未必,因為現在的年輕求職者喜歡「做自己」,讓公司的考量有別於以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求職者會有所隱藏,只拿出最好的一面

由於希望求職的過程順利,每個人都會拿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會拿出「美好的一面」參加求職。求職者為了留下好印象,除了力求好表現以外,更會針對面試官的考題進行準備,準備的越完美,就可能距離真相越遠。

如果想要在短短的數十分鐘內,看出求職者的另一面,以下提供3種做法.

1.開放式互動:在面試過程中加入「情境」

依照文章開頭所說,如果直接問求職者「請問您過去和主管及同事們溝通是否順暢?」答案絕對是肯定的。沒有人會在面試的時候,展現自己可能會被扣分的一面。想要了解求職者「相對真實」的個性,比較好的方式是以辦公室為場景提問。問題盡量避免簡答或單選,盡可能讓求職者用申論題或討論,得到更多的答案。

舉例來說:與其問「請問您過去和主管溝通是否順暢?」不如問下列的題目交錯判斷:

  • 您過去最喜歡的主管類型?
  • 您比較不喜歡被什麼樣的主管帶領?
  • 主管的命令,如果您覺得是不對的,你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回應?
  • 主管如果當眾指責你,但是當場覺得自己沒有錯,您會說什麼?
  • 在辦公室當中,您覺得自己通常是屬於配合者?提問者?還是反對者?

類似上述的情境問題,面試官比較能根據回答,拼湊出面試者的真實個性。提醒大家,提問時千萬記得尊重求職者,如果對方願意說,就讓他暢所欲言;如果對方不願意或者涉及隱私,就必須尊重對方。

2.延續情境的「STAR面試法」

STAR」是行為面試原理的縮寫,指的是Situation(情境)、Task(任務)、Action(行動)和Results(結果)。簡單的說,根據上面的問題,如果求職者回答的是「假如主管的命令沒有道理,我未必會配合。」這時候就應該運用「STAR」問下去:

  • (Situation)請問是什麼樣的工作內容?
  • (Task)主管給了什麼樣的命令?
  • (Action)你做了什麼回應?
  • (Results)後來的結果是什麼?

3.動態面試

前兩者的情境,都屬於靜態面試。許多企業也開始採取動態面試,就是所謂的「SRI面試法」(Simulation情境+ Roleplay動態演練)。做法有3個重點:先列出這個職務需要的特質,設計一個能看得出這些特質的小活動,接著從活動中觀察面試者不自覺流露的行為。這個部分我在之前的文章曾經提過,歡迎大家參考。

結論

企業想了解求職者的完整個性固然合理,但是也別忘了平等對待,也完整的告訴應徵者該了解的公司資訊,才是雙方能合作共事的持久之道。

☛李河泉老師跨世代溝通線上課程,請點擊:https://bit.ly/3tlcbsM

責任編輯:易佳蓉
核稿編輯:李頤欣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將開始,你認為最具潛力的經濟特色是?
1. 大量隨香客促進地方消費
2. 帶動周邊商品銷售
3. 創造龐大志工經濟
4. 跨縣市路線的旅遊經濟
5. 科技加持的數位商機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大甲媽祖遶境進香》9天8夜路線圖、日期、GPS、直播、報名全攻略
面試 真實性 STAR面試法 SRI面試法
李河泉跨世代溝通學院
李河泉跨世代溝通學院
李河泉
展開箭頭

台灣跨世代溝通千萬首席講師
博客來、誠品雙榜冠軍《別逼貓啃狗骨頭》作者
商周CEO學院《經營三學》王牌引導教練
台積電、鴻海、IBM、賓士、三星、SONY、華碩、中國五大銀行、台灣十六家金控指定金牌講師
澤鈺智庫總經理

實體工作坊:讓您現場解痛點,實戰做中學

台灣第一套專談跨世代溝通線上課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