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 領導馭人
會認錯,帶團隊更加分!KKday營銷長:我用過、也推薦主管承認失敗的方法

如果你是一位領導者,怎麼幫助團隊願意從承認失敗開始,記取經驗、並馬上願意修正,而不是花時間找理由替自己解圍?KKday營銷長分享自己曾經用過,並且能帶來實質改變的3個方法。
A公司決定要開始進攻實體通路、不走純電商模式,是來自於總經理的想法。但從幾次部門的大會裡,總經理都沒有聽到實體通路的進度與計劃,所以某次會議後,他就直接指派行銷部門主管立刻拉人出來,執行實體通路展店,並且定期回報進度。
火速依照每次會議的結論執行下,過去半年,行銷部簡直是把台灣所有適合的地點跑了上百間、談過上百個房東和百貨通路商,和總經理報告後,才決定開展兩家百貨的櫃位和一家實體店。又經過半年,實體店的生意卻始終不見起色,總經理逐漸失去耐心。
他開始在大會上對行銷部主管大聲檢討——人潮不如計劃的多,是不是當時做開店評估不確實?店內促銷活動不吸引人嗎?促購的效果有限?電商部門主管也順便落井下石:「電商客人都抱怨,實體店的下殺折扣比我們網路還殺,導致有客人因此退貨,反而增加公司成本。」
一向順從的行銷部主管,已經身兼二職,一邊扛著行銷部工作,一邊扛這個總經理的新計劃,一年多來都沒睡好,團隊同仁也跟著身心俱疲,開始把矛頭指向產品開發部,抱怨產品開發的進度太慢、店面陳列商品永遠都在賣半年前款式,根本無法吸引客戶回訪。
一個好的轉型機會、一個新嘗試的商機,最後以撤櫃、關店收場,一年後行銷部主管離職求去,而組織成員也紛紛離開。這是不是很多公司的縮影?
在主管身上,更難看到承認失敗的案例
從職場管理者到組織中所有的成員,都可能經歷不只一次的「失敗檢討」,但是敢在過程中當眾承認自己錯誤的人,卻少之又少。環境太差、變化太快不可測、競爭者惡意競爭、或隊友是豬、公司產品或品牌競爭條件不好...等檢討內容,反而比較常聽見。
但排除這些因素,我們可控的範圍內,有沒有能進步的空間呢?我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在過程中找到不只一處的失敗,可能是自己的應對速度太慢、號召力不足、判斷誤差、沒有找對合作夥伴等等,而這些反而是你最可以增強能力的地方(Growth Area)。
可惜的是,基於在乎面子與自尊、擔心工作不保或是考績太差,或逃避後續改善計畫與追蹤等人性,很難讓人把焦點放在增強能力上。
而且,身為主管更放不下身段,在團隊面前承認失敗與錯誤,更顧慮大家對自己的看法,會不會以後變得難領導團隊?所以在主管身上,更難看到坦然面對現實、認錯的案例。
如果你是一位領導者,可以怎麼幫助團隊願意從承認失敗開始記取經驗、馬上願意修正,而不是花時間找理由替自己解圍?
主管如何建立肯主動認錯的文化?
以下有幾個建議,都是我曾經用過,並且能帶來實質改變的方法。
一、帶頭示範,在團隊前承認失敗,並逐一說明受影響的範圍、取得諒解,提供改善方案
人都會犯錯,但是承認錯誤、立刻改正、允許犯錯,都是團隊邁向進步的過程。唯有主管願意當眾承認自己的錯誤,團隊才能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身為主管的我們,如果掩蓋真相、替自己找台階,那麼團隊絕對會有樣學樣,組織文化勢必崩毀。
二、不只慶功,更鼓勵大家「分享學習」(Best practice and lesson learnt)
一般在公司或團隊大會時,很多時候只會分享各部門的成就,就像比武大會或擂台賽,來比誰最強、呼聲最高;但是,那些公司花大把成本換來的失敗經驗,反而不受注目。
如果把部門分享時間,切為成功案例交流及失敗中學習的經驗分享,讓大家習慣性在團隊前歸結成敗,那麼對於形塑認錯與改錯的風範,是很好的時機。
三、賞罰分明,但別造成大家的不安全感
除了品格瑕疵以外的犯錯,其實都罪不致死——績效不好可以改、犯錯可以改,唯有執迷不悟、當局者迷的人,才需要密集檢討。
一個不安全感的環境,反而容易讓錯誤被掩蓋,讓團隊成員把時間花在爭功諉過,那是比維護自尊更難改變的生存問題,如此一來想改變團隊是難上加難了。
下一次,當你發現自己似乎沒有在對的時間點做出好決策,可以試著坦承錯誤,並且加速修補,讓每一次失敗都能找到成長的空間,並且成為改變團隊的好機會。
責任編輯:洪婉恬
商周大調查

北市新黃金商圈成形!不只中山站,這4站不分平假日消費力都強勁
黃昭瑛Yuki Huang,永遠帶著赤子之心探索世界的旅遊愛好者,也是擁抱創新、積極正向並樂於分享經驗的最佳團隊導師。以網路產業與實體零售業雙重思維,率領年輕人才在各國市場的激烈競爭中以創新策略突圍。在數位行銷的路上,和大家一起切磋交流。曾任職KKday擔任營銷長、Yahoo奇摩、威富集團。
作者: 黃昭瑛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