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什麼是新零售?中國最貴商業顧問,從家樂福被蘇寧收購、高島屋退出市場談起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什麼是新零售?中國最貴商業顧問,從家樂福被蘇寧收購、高島屋退出市場談起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管理 | 創新策略

什麼是新零售?中國最貴商業顧問,從家樂福被蘇寧收購、高島屋退出市場談起

什麼是新零售?中國最貴商業顧問,從家樂福被蘇寧收購、高島屋退出市場談起
圖/Dreamstime
撰文者:劉潤
劉潤專欄 2019/06/28

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被蘇寧易購收購;麥德龍超市遭遇巨大挑戰;日本高端百貨高島屋退出關門,這是最近零售行業的3件大新聞。但依然很多人說:沒有新零售。

中國消費品零售業總額30萬億,電商已經佔據超過15%。但依然很多人說:沒有新零售。

大量電商企業收購線下,回到線下,融合線下。但依然很多人說:沒有新零售。

這篇文章,寫於家樂福賣身,麥德龍待售,高島屋關門之時。

可到底有沒有新零售?到底什麼是新零售,我們做企業又到底是為了什麼?

今天,我把一些感悟分享給你,希望能對你有一些啟發。

賺錢不是企業的目的

賺錢是不是企業的目的?不是。不是。不是。創造性地解決消費者的問題,才是。

這句話說了無數遍了。但還是有必要再說一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什麼你可以創業?在你創業之前,消費者是怎麼解決你試圖幫他解決的問題的?消費者解決這個問題的成本是多少?你呢?

這是思考創業問題的起點。

解決消費者問題才是創業的起點

比如,消費者原來解決一個問題的成本,是10元(7元用來找到產品,3元用來購買產品)。你現在如何「創造性地」幫助消費者解決這個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能把3元的製造成本,在不改變品質的情況下,降低為1元?

很好。那你可以創業。

你付出0.5元的說服成本,把自己加入成熟的營銷渠道,把產品賣到2.5元。

這時,我們算個細帳本。消費者原來要花(7元+3元=)10元買產品,現在只要花(7元+2.5元)=9.5元買產品了。可能會有一部分用戶,逃離原來品牌,成為你的用戶。

這就是:一切商業的起點,都是消費者獲益。

然後呢?渠道夥伴,賺了(7元+0.5元=)7.5元,比原來7元多。所以,他們也願意幫你。

你自己呢?你的成本是(1元+0.5元=)1.5元,而售價是2.5元。你也能賺1元。所以這件事能做。

你看,在這件事情中,消費者獲益了,合作夥伴獲益了,你也獲益了。怎麼做到的?因為你「創造性地」降低了產品2元的成本。這2元,就是所有人獲益的基礎。

創造這2元的辦法,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分配這2元的方法,就是你的商業模式。

然後,下一個問題來了。你創造這2元空間的辦法,有沒有壁壘,有沒有護城河?

成本優勢護城河?無形資產護城河?網絡效應護城河?遷移成本護城河?

如果你的護城河足夠寬,這2元你就可以分得更久。但是如果護城河很容易被逾越,消費者對產品價格的期待,很快就會從10元,變為9元,甚至變為8元。 2元空間消失。你就瞬間衰落。

難道不能提高定價?

有人說,我為什麼一定要從10元往下找2元?我難道不能從10元,往上找20元嗎?我就不能做個更好的東西,賣30元嗎?當然可以。而且這個想法的方向,是絕大多數公司應該思考的方向。

往下的空間是有限的,往上的空間是無限的。

但是,我們往上找空間的時候,很容易失去「價值錨」。總覺得,我定多少錢都可以。因為是創新,因為無可比較。

但其實不是。

比如,人類發明汽車。之前沒有汽車,所以,我可以因為沒有比較,隨意定價嗎?

不行。

所有的產品,都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問題,都是有定價的。

比如,汽車是解決什麼問題的?把人從A,送到B。過去是怎麼去的?馬車。我坐馬車,從A到B的各種成本(費用、時間、舒適度、自豪感等等)之和,就是這件事的總成本。

過去坐馬車去,可能花了10元錢。但如果把隱形成本都加上(時間、舒適度、自豪感等等)都加上,其實可能一共價值40元錢。

注意,這是關鍵:很多人只看到了10元,但是看不到40元。這40元,才是用戶的真正成本。

然後呢?汽車定價幾乎只能在40元以下。如果你定了30元,大家會趨之若鶩。如果你定50元,再「偉大」的創新,別人都會覺得你是​​頭腦壞了。

比如過去我用蒼蠅拍打蚊子。 5元一個。但是需要我親自操作,很麻煩。我心裡其實對「麻煩」有個定價,比如100元(你自己可能都未必意識到)。

現在,你發明了激光機器人來打蚊子。你賣105元,100元,或者80元一個,我覺得挺好。你賣5000元一個,我會覺得你瘋了。

所有打蚊子類產品,對我,都要在105元以下。

你看,一旦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加在一起,共同進入定量計算,成為「總體擁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你就會明白,為什麼彼得.杜拉克說:

「所有的創新,本質上都是30%以上的成本節省」。

這個30%的分母,就是「總體擁有成本」,它包含顯性的價格,和隱性的一切。

這時候,你就會明白,為什麼「性價比」是一切的底層邏輯。

不理解「性價比」的人,都是因為只研究分子,不研究分母。

有人會說:那奢侈品呢?

奢侈品也一樣。讓人可以炫耀的成本過去很貴。要英國皇室授予一個爵位,或者帶領軍隊打一個勝仗。現在,買一個包就行了。 「性價比」大幅度提升。

甚至,就算在奢侈品裡,廉價的有LOGO的大眾款,賣得比高端款好很多。為什麼?因為只要有LOGO就能炫耀,大眾款的「性價比」高很多。

降低交易成本

當然,你看這個(7元+3元=)10元的邏輯時,可能會想:為什麼這個「7」這麼大?這個部分能降低嗎?

如果你一直帶著這個問題,讀到這裡,那恭喜你,你注意到了著名經濟學家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科斯靠此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理解了「交易成本」,你才能理解什麼是「新零售」。

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所謂更高效率,就是降低同一件商品的交易成本。是的,過去,消費者在「交易成本」上花的錢,確實就有這麼多。只是你可能不知道而已。

眼中只有那個「3」的人,會說「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什麼新零售」,或者說「這個世界上,再也不會有什麼新零售」。

但是,不管你怎麼提高「3」的品質,也不能掩蓋「7」的效率低下。

新生產力的出現,主要來優化那個「3」;新生產關係的出現,主要是來優化那個「7」。

鐵路、公路、電報、電話、手機、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這些不斷提高效率的連接工具,不斷刷新生產關係。這個「7」,有望變為「5」,甚至「3」。

這就意味著,另一個(7元-5元=)2元,或者(7元-3元=)4元的空間被創造出來了。這個2元,或者這個4元,又可以在消費者、合作夥伴、和你之間重新分配。

這種重新分配,就是新零售。

最後的話

這篇文章,寫於家樂福賣身、麥德龍待售、高島屋關閉之時。

我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對下面這句話的理解,更進一步:一切商業的起點,都是消費者獲益。

我也祝願,每一個低下頭重視用戶體驗,睜開眼關注效率提升的零售企業,越走越寬。

※本文獲劉潤公眾號授權轉載,原文:家乐福卖身、麦德龙待售、高岛屋关闭,做企业到底为了什么?

責任編輯:黃楸晴
核稿編輯:葛林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出國搭機選擇航空公司時,您最看重以下哪一點?
1. 機票價格
2. 飛行安全
3. 航班時間
4. 座位舒適度
5. 機上服務
6. 航空公司品牌形象
7. 哩程累積和兌換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航空排行榜》大韓航空擊敗卡達得第一,因為經濟艙座位特大
高島屋 家樂福 零售 中國 新零售
劉潤專欄
劉潤專欄
劉潤
展開箭頭

劉潤

潤米諮詢董事長,網路轉型專家,擁有23萬以上用戶的私人商學院——「得到」專欄《劉潤•5分鐘商學院》創始人。中國最貴的商業轉型諮詢師,前微軟戰略協作總監,海爾、百度、恆基、中遠等眾多大企業的戰略顧問。

工作、公益之外,愛好旅行,徒步戈壁,環騎青海湖,到達珠峰大本營,登上南極大陸,抵達北極點,探訪達爾文島,登頂非洲吉力馬扎羅。

著有《2012,買張船票去南極》、《人生,就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旅行:從微軟到北極點》《互聯網+》、《互聯網+戰略篇:傳統企業,互聯網在踢門》、《趨勢紅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