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美國放任企業裁員、再給失業救濟金;歐洲補貼老闆繼續聘人...疫情中救勞工,哪種效果好?
1.疫情衝擊,造成全球失業率提高,面對失業危機,各國採取不同的策略,美國政府偏向「讓企業隨意解雇員工,再由政府提供失業救濟」的方法,而歐洲則是「由政府補貼企業繼續僱用員工」。
受到COVID-19疫情衝擊,《CNN》報導,在美國已有超過2,200萬人申領失業救濟金;諮詢公司麥肯錫 (McKinsey) 則預估,疫情導致的永久性裁員以及薪資和工時的減少,歐洲失業人數恐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倍增,多達5900萬個工作崗位會受到影響。
不同的國家在應對迫在眉睫的失業危機,各自採取了不同的策略。美國政府採用「讓企業自己決定解雇員工,再由政府提供失業救濟」的方法,而歐洲則是「由政府補貼企業繼續僱用員工」。
德國式「短時工作」漸成主流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報導,2008年金融海嘯時,德國能夠從中迅速反彈,歸功於其實施了「短時工作」制度。這種制度容許企業在危機時,向政府申請員工薪資補貼,可以請領員工既有薪資的60%。類似的計劃在法國稱為「局部失業」(Chômage Partiel),在義大利則稱為「綜合救濟金」(Cassa Integrazione)。而在這次疫情衝擊之下,英國也落實了「新冠病毒職位保留計劃」(Coronavirus Job Retention Scheme)補助企業員工高達80%的工資。英國的計劃上線後,第一天就吸引了14萬家企業的申請,財政大臣表示,該計劃將保障超過100萬個工作崗位。
過去,歐洲的「短時工作」只能保障大型企業中的全職員工,其他從事非工會工作或是約聘、打工族都不在保障範圍內,但是這次危機中,各國短時工作計畫範圍迅速擴大,德國政府估計有240萬工人受惠。一位大眾汽車(Volkswagen)的員工就告訴《外交政策》,在疫情需求減少情況下,他雖然沒有往日的加班費,不過靠政府補貼,他的收入依然有過去的90%。
《華盛頓日報》(Washington Post)分析,這種「留職保薪」作法的好處在於,如果疫情影響時間較短,那企業既有的員工不會因一時經濟下行而失業,當經濟恢復動力時,企業也可以快速回應再度增加的需求。但假如經濟長期停擺,其成本會大幅增加,效果也會隨著時間拉長而減低。
美國也推「留職保薪」
眼見歐洲抗失業率的成功,向來崇尚自由市場,沒有需求就裁員的美國,新一輪的「工資保障計劃」(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中,也傾向使用「留職保薪」的政策。繼四月初之後,美國參議院周二(21日)再度通過總值約4,800億美元的救濟,當中高達3,200億美元的「工資保障計劃」,將用來幫助小型企業繼續僱用員工之用。
「工資保障計劃」的目的,主要是協助雇用500名員工以下、非營利組織、自僱人士等小企業,此外,企業必須在2月15日以前已經營運,且證明自己的經營狀況受疫情影響。合資格企業可申請其每月薪酬開支2.5倍的貸款。如果企業維持疫情前的員工數量,並將貸款額的75%用作支付薪金的話,有關貸款將可獲豁免償還。
「留職保薪」的缺點:人力分配不彈性
「華盛頓觀察家報」(Washington Examiner)指出,「留職保薪」雖然會給予受助者較大的安全感,也有助於刺激消費,但這同時也是「留職保薪」的缺點。在危急的時刻,把員工和雇主綁在一起,員工就沒有意願,或者受僱用條款禁止,去從事那些,因應危機而出現大量人力需求的工作。像是此次疫情,雖然旅遊、餐飲業大受打擊,但電商巨頭亞馬遜(Amazon)3月才新聘了10萬人,本月又再有7.5萬個職缺,可見其人力需求仍不容小覷。
根據《外交政策》,為了應付這個問題,德國政府已容許獲「短時工作」支援的人參與跟其原有職業相關的工作,至今年10月為止。
根據過去經驗,「留職保薪」的價值,是在危機過後、一切回到正軌時,能最大程度展現。然而,萬一這場危機改變了時局、人們的消費行為、產業結構等等,有些職位反而也留不下來,成了人們適應未來的阻礙。
(參考來源:Washington Examiner、CNN、Washington Post、Foreign Policy)
核稿編輯:林易萱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