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學運濺血》即使違背良知,成年人也會盲目服從權威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學運濺血》即使違背良知,成年人也會盲目服從權威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服貿協議 完全解惑
服貿協議 完全解惑

焦點 | 時事分析

學運濺血》即使違背良知,成年人也會盲目服從權威

學運濺血》即使違背良知,成年人也會盲目服從權威
撰文者:柯宜姍
非法之境 2014/03/27

你會不會為了執行法律或命令,而違反自己的良知,例如去傷害別人呢?

許多人或許都會理直氣壯的說「不會」。不過,在服膺於權威之下,這可就不一定了。

違反良知而服從命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961年,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米爾格倫(Stanley Milgram),曾經做過一個非常著名的心理實驗。該實驗中的受試者為一般的成年人,被告知將參與一個關於體罰對於學習效果的實驗,且需要扮演「老師」的角色,以教導隔壁房間扮演「學生」的參與者。如果「學生」答錯老師詢問的問題時,「老師」可以用電擊的方式懲罰「學生」,且每答錯一次,電擊的伏特就會增強。

「老師」們並不知道,「學生」其實是由實驗人員假冒,而事實上也沒有電擊這回事。當「老師」們電擊「學生」、而「學生」隨著電擊伏特的增強,所發出越來越淒厲的慘叫聲、拍打牆壁的痛苦聲音、或是超過330伏特時的陷入靜默,只是預見錄好的聲音、或是「學生」演出來的。

這項電擊伏特的實驗,「老師」們可以隨時退出。但在心理學家再三告知參與者並不會有責任、實驗必須繼續進行下去後,令人驚訝的發現,在Milgram的第一次實驗當中,竟有高達65%的參與者服從了心理學家的權威,繼續參與到最後,即對「學生」發出450伏特高壓電擊,儘管大多數的「老師」參與者真的以為自己傷害了「學生」,而產生了痛苦或非常不快的反應。[註1]

權威的服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米爾格倫所提出的這個實驗,主要是在納粹黨人艾希曼(Adolf Eichmann)接受審判並被處以死刑後,對於許多參與了屠殺猶太人的行動的納粹追隨者,「有沒有可能只是單純的服從了上級的命令呢?我們可以說他們是大屠殺的凶手嗎?」

沒有想到,這個實驗顯示出,成年的人們對於權威有多麼大的服從意願,即使是做出超乎他們良知的行為:

「其實,我也不過是依命令做事,或依法行政而已。」

法律,是透過民主程序的形式,成為社會所共同接受的權威,本來應該為大眾所服從。但法律條文,或是據之而來的各種命令,畢竟需要經過人們的「活化」,賦予此種權威生命,才能具體的運用在社會當中。不過,此種「活化」,如果只是在心理上盲目的服從權威,而失去了合理的範圍,經常會成為社會的災難。

以「我是依法行政」等語琅琅上口而為「執法」的公務員,有時極端的展現了超越良知的莫名服從與過激演出,一個多星期以來抗議黑箱的太陽花學運,於3月24日有部分激進人士衝進行政院,所造成的流血事件當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而上級下令驅離時,不得不服從於命令的某些警察,以警棍等攻擊抗議民眾、阻擋僅為救人而立場中立的醫師,造成多人頭破血流,部分警察甚至在出任務前,還在臉書上口出不當言論,視此等暴行為無物。

當看到社會上發生的案件,和相對應的處理,與政府動不動的「依法行政」回應,你是不是也是直覺如此,而自然而然的認為應服從於權威,而未進一步深入思考呢?米爾格倫認為他所提出的「服從的危險」實驗,在法律與哲學上深具有重要性,而或許此種盲目的服從,早已超越了法律與哲學的境界,如著名的政治學者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所說「邪惡的平凡」(the banality of evil),深入你我而從不自知了吧。

[註1]:文中所提的Milgram實驗,可以參照中文維基百科,有較為詳細的介紹:米爾格倫實驗。亦可以參照Stanley Milgram,《服從的危險(The Perils of Obedience)》(1973)。

作者簡介_柯宜姍

在台北市出生、長大。小時候喜歡畫畫,最大的夢想曾是當漫畫店老闆,長大後卻進了哈佛法學院念碩士,當了律師。曾從律師界轉戰金融界,在美國紐約梅隆銀行 (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香港分行環球信託部擔任副總裁執行跨境交易,是極少數由法律界轉戰國際金融資本市場的台灣律師。離開金融界後回法律界自行創業,現為立凱法律事務所(IK Partners) 創所律師。喜歡詩歌、音樂、戲劇、閱讀、唱歌和游泳、慢跑及練瑜珈,將和朋友間的知心交流視為人生一大樂事。

「非法之境」臉書

「非法之境」專欄文章列表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全球股災,你覺得最需要掌握的投資策略是?
危急時刻,商周訂戶俱樂部Youtube公開直播,立即前往:最新財報+關稅戰利弊全解讀
1. 科技股前瞻:選出潛力標的
2. 傳產、金融解析:地雷、優質股名單
3. ETF攻略: 主動、被動一次搞懂
4. 整體投資策略與佈局
5.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曾當股市冤大頭⋯他靠分清「投資和交易」找到穩定獲利3關鍵
良知 學運 米爾格倫實驗 服從 盲目
非法之境
非法之境
柯宜姍
展開箭頭

一個法律人,以不那麼法律的角度,說著當下形形色色的人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