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日月明功案》一樣是殺人,為什麼殺父母比殺小孩刑度還重?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日月明功案》一樣是殺人,為什麼殺父母比殺小孩刑度還重?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日月明功案》一樣是殺人,為什麼殺父母比殺小孩刑度還重?

撰文者:柯宜姍
非法之境 2013/12/18

參與日月明功靈修的黃姓婦人,涉嫌虐待兒子詹姓高中生致死,震驚社會。本案尚在調查當中,也似有其他共同參與靈修者涉案。不過,大家面對高中生的慘死,不禁紛紛拋出問號:這個母親是怎麼了?天下真的是「無不是的父母」嗎?

刑法第272條的「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二千多年來,儒家思想以孝順為核心的家庭倫理觀念,深入華人文化,似乎成了空氣的一部分,在我們周遭不可或缺的存在著,也同時反映至刑法的規定上。於民國24年(公元1935年)由國民政府制定公布施行的《刑法》當中,第271條、272條有關殺人罪(註1)的要件與懲罰,是這樣規定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271條
殺人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272條
殺直系血親尊親屬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所謂的「直系血親尊親屬」,就是指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刑法這兩條規定,明顯的因為被殺的人是兇手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因為「大不孝」而有刑度較重的規定:一般殺人罪最輕刑度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而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最輕的刑度就是無期徒刑,不然就得判死刑。

也就是說,不考量其他量刑因素,如果兒子或女兒殺了父母親(例如轟動一時的林于如殺害母親等人一案),能判最輕的刑度就是無期徒刑。

反之,日月明功黃姓婦人若確實虐待兒子致死,她所殺害的是「直系血親卑親屬」,應等同一般殺人罪看待,黃姓婦人會被判的最輕刑度,就是十年的有期徒刑了。

皆出於殘忍的方式,殺害他人,只因為其中一種被害的是尊親屬,而課以較重的法定刑,這樣的規定,合理嗎?

日本:1973年殺害尊親屬罪法定刑違憲事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殺人,所令人痛心的是一條生命法益的喪失,而必須懲罰與教化的是犯罪者剝奪他人生命的錯誤。以「生命等價」的角度來看, 實不應該因為被殺害者是不是具有特殊身分—是父母或子女,而做出特別處罰與否的刑度區別。否則該等規定,應該就是違反了憲法上平等原則,而有違憲情形發生了。

同樣受到華人文化深遠影響的日本,以前的刑法規定,也有殺害尊親屬應受到較重於一般殺人罪處罰的法定刑規定,即死刑與無期徒刑兩種。

然而,在1973年(昭和48年)日本最高裁判所,就「栃木殺害親父事件」(註2)當中認為,日本舊刑法第200條「殺害尊親屬罪」應加重處罰的規定,違反日本憲法第14條第一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規定,而判決違憲(註3)。

日本自此判決之後,刑法上曾有大幅修改,有關殺害尊親屬罪與其他尊親屬犯罪加重刑罰的規定,後來就被正式廢止了。現在無論被殺的人是不是尊親屬,皆以一般殺人罪的刑度為出發而做判斷。

重新思考:既有的倫常觀念反映在法律上,一定是正確的嗎?

法律,除了在權衡各方利益,以求盡量達到公平正義之外,在許多的情況,也反映了當地人民的文化、觀念、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與倫理道德。

隨著時代的變遷,即使在不同的社會,法律的規定也必須一再被檢視:以前將文化觀念等等納入規範,成為法律規定,是正確的嗎? 對於人民的權利來說,是否公平?

每一條被故意奪去的性命,無論兇手的動機為何,皆有一個令人憤慨或喟嘆的故事。而每一條生命的逝去,應如何課以相對的處罰,應回歸到刑法的量刑標準(例如犯罪動機),實不應該因為被害人相對於兇手的身分,是父母、祖父母、子女、孫子女而有所不同—法益的評價,並不會也不應該因為身分的不同,而做出區分。

倫常的觀念,仍應待在道德的層次上吧。可惜的是,所有被刑法規範著的我們,彷彿是事不關己,仍漠視這樣的條文,自立法以來,歷經將近80年的光陰,未曾有所更動或修改。

  • 註1:讀者需特別注意:刑法上所謂「殺人」,係指行為人無論動機為何,主觀上為「故意」—「就是要被害人死掉」的狀態。若係出於「不是故意的」、「不小心致人於死」的情形,在刑法上是屬於第276條「過失致人於死」,法律評價上並不相同。媒體上經常出現的「過失殺人」,並非法律上正確用語,特此說明。
  • 註2:「栃木殺害親父事件」,係1968年發生在日本栃木縣矢板市的不幸案例。一名女性被告,自14歲以來即長期遭受父親性虐待,並曾因此懷孕生子,在一次父親的監禁凌虐當中忍無可忍的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內容可參見中文維基百科
  • 註3:本件違憲判決也是日本最高裁判所的首次法律違憲宣告。判決全文可以參照日本最高裁判所裁判集之連結。

《日本國憲法》

第14條第1項
全體國民在法律之前皆平等,不因人種、信仰、性別、社會地位或是門第,而在經濟或社會關係上遭受歧視。
(原文:すべて国民は、法の下に平等であつて、人種、信条、性別、社会的身分又は門地により、政治的、経済的又は社会的関係において、差別されない。)

《中華民國憲法》

第7條
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中華民國刑法》

第271條
殺人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預備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272條
殺直系血親尊親屬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預備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作者簡介_柯宜姍

在台北市出生、長大。小時候喜歡畫畫,最大的夢想曾是當漫畫店老闆,長大後卻進了哈佛法學院念碩士,當了律師。曾從律師界轉戰金融界,在美國紐約梅隆銀行 (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香港分行環球信託部擔任副總裁執行跨境交易,是極少數由法律界轉戰國際金融資本市場的台灣律師。離開金融界後回法律界自行創業,現為立凱法律事務所(IK Partners) 創所律師。喜歡詩歌、音樂、戲劇、閱讀、唱歌和游泳、慢跑及練瑜珈,將和朋友間的知心交流視為人生一大樂事。

「非法之境」臉書

「非法之境」專欄文章列表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出國搭機選擇航空公司時,您最看重以下哪一點?
1. 機票價格
2. 飛行安全
3. 航班時間
4. 座位舒適度
5. 機上服務
6. 航空公司品牌形象
7. 哩程累積和兌換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航空排行榜》大韓航空擊敗卡達得第一,因為經濟艙座位特大
殺人 小孩 日月明功案 父母
非法之境
非法之境
柯宜姍
展開箭頭

一個法律人,以不那麼法律的角度,說著當下形形色色的人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