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時事分析
台積電徵政治學博士》需求特殊?找人難度很高?4方面解讀

1.15日,新聞消息指出,台積電開徵「商業情報分析師」,要求人選需有政治學博士,並針對美、中、台關係、政治經濟學進行研究。
2.外商策略顧問以需求、定位、難度、回應4個面向分析對此職缺的觀察。
3.此職缺不只重視溝通與工作能力,也突顯社會科學領域專業,不只有素養價值,也有商業價值。
台積電找具「政治經濟分析」專長的商業情報師(Business Intelligence Analyst, Political Economics Background),其實前陣子就有看到開缺,很有意思。有幾點想法:
一、需求
許多台灣大型企業因為非直面消費者的供應鏈廠商,過去不見得有充分體認到「系統性」政經情報蒐集的重要性,而更多注意力放在滿足客戶的需求上。
近年中美關係日趨緊張,會有更多公司體認到這塊需求。這不見得是公司先行意識到而採取行動,而是他們從歐美日客戶端獲得的觀察與情報,得知此一變化。
二、定位
此中高階(mid-senior)的職缺是做分析,與做政府關係(government relations)的職務不同。後者和企業事務(corporate affairs)等公關單位相關,而前者職缺說明上有明確寫說是直接向負責企業計畫的副總經理(corporate planning VP)報告,而如官網敘述,該副總負責 “pricing, business forecasts, resource planning on capacity, cost, and capital expenditures, as well as production control and corporate business processes”(定價,商業預測,產能、成本和資本支出的資源規劃,以及生產管理,企業業務流程)。
所以這職缺很可能不是要和台灣政府或其他政府打交道,而是要和其他做市場研究的同仁合作,透過政治經濟分析專長,協助做商業計畫(business planning)時的避險與趨勢判斷。這不是去純做研究的(可能很少會做一手研究),也不是去單人作戰,反之,溝通與工作能力都要好。
三、難度
從職缺敘述來看,台積電希望找的這個人有政治/經濟博士學位,有超過4年的資料分析、資料科學或市場分析經驗,要懂中美政治經濟動態。此外也表示,最好要有優秀的商業知能,有財務知識,且了解半導體市場區隔、產品與技術。
老實說,要在台灣找到同時具備這些條件的人非常困難,尤其是要從「具政治學博士身分」這個更小的範圍找。從國外找或許更有機會,但也不容易。所以,這些條件最後可能會相對妥協,我猜測,媒體最關注的「博士」條件應該會最先被捨棄。
四、回應
有相關訓練的社會科學系所,看到這新聞除了高興,還可以多想想:自己能做些什麼。這並非是因為我認為接下來會有很多相關職缺,相反的,我認為短期內這類職缺仍會是少數,因為就本身業務而言,多數台灣企業並無供養大型政治風險團隊的需求。目前在市場分析相關單位有幾位協作,並與外部律師事務所、顧問公司等單位合作即可,更別說設立大型綜合研究院。
然而台積電這職缺開出來,仍突顯社會科學領域,不是只有「素養」價值,在市場上也有直接的商業價值,問題只在於大家不知道向誰賣、怎麼賣。若更了解業界的動態,才會更清楚自己專長可以應用在什麼地方上,更清楚如何定位自己,業者才會更容易看到各種新的人才需求可能。
而這需要系所與學校職涯中心等單位努力開發——要主動開發技能/知識的應用場景,而不要慢慢等企業想到,該像業務一樣設想合作、積極行銷。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
責任編輯:鍾守沂
核稿編輯:李頤欣
商周大調查

2025大阪萬博全攻略》必逛展館、活動、門票、交通、美食景點推薦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