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時事分析
振興五倍券最快9月發放!採1000元換5000元,實體、數位同步發行

1.行政院規劃的振興券出爐,打算採1000元換5000元的「振興五倍券」方案,實體券與數位券同步發行,最快9月推出。
2.知情官員表示,振興五倍券將參考去年振興三倍券作法,餐飲、夜市、百貨、零售、觀光、旅宿、藝文展演等行業都可適用,採實體券與數位券併行,數位券包含信用卡、行動支付和電子票證。
行政院「振興五倍券」規劃出爐,規劃採1000元換5000元方案,預算規模初步匡列1100億元,實體券與數位券同步發行,最快9月推出。據悉,7月30日(上周五)傍晚行政院長蘇貞昌召集相關部會首長研商「振興五倍券」規劃方向,原則大致底定,相關部會將緊鑼密鼓,就執行面展開細節規劃。
1000元換5000元!行政院將推「振興五倍券」
至於去年「振興三倍券」推出時,文化部、體育署、客委會及農委會搭配推出250元至800元不等的藝放券、動滋券、客庄旅遊券、農遊券等四券「抽抽樂」,知情官員透露,去年四券預算逾50億元,今年將由主計總處盤點經費,再由蘇揆做最後決定。相關部會皆希望今年繼續加碼辦理,是否續推,金額多少,由國發會和秘書長李孟諺協調中。
為何不直接普發現金?國發會強調,發放現金民眾會存起來,無法發揮帶動民間消費最大效益,但振興券可重複流通,發揮「點火」效果。
行政院就紓困及振興特別預算剩餘1605億元,如何分配防疫、紓困、振興等比重加快研商。高層透露,振興因推出「振興五倍券」,經費高達1100億元占最大宗。
其次是衛福部防疫經費,第三則是紓困5.0經費。對於疫情降級後仍受衝擊產業、個人,各部會陸續提出「紓困5.0」,包括內政部提紓困租屋族方案等正協調中。

這波本土疫情對民生經濟衝擊更甚於去年,行政院經評估後,決加碼推出「振興五倍券」,採1000元換5000元方案,去年振興三倍1000元換3000元,預算512.5億元,今年初步匡列1100億元。
知情官員表示,振興五倍券將參考去年振興三倍券作法,餐飲、夜市、百貨、零售、觀光、旅宿、藝文展演等行業都可適用,採實體券與數位券併行,數位券包含信用卡、行動支付和電子票證。
惟去年三倍券民眾選擇實體券居多,有2151萬餘人占九成,領取數位券僅181萬餘人占7.61%,官員透露,經部日前已召集相關業者開會,今年數位環境比去年成熟,有疫苗預約系統,連夜市基於防疫不想直接摸現鈔,都有高度意願使用數位券。
去年數位業者無法在系統辨認三倍券,支付業者提供優惠興趣缺缺,官員說,今年若可辨認,支付及信用卡業者都表示願提供優惠,另店家再提供優惠,雙重誘因民眾可提高數位券意願。經部將請政委唐鳳協助系統設計,讓民眾享受電子支付和實體店家提供的雙重優惠。
此外,去年120萬中低收入、弱勢是由政府發給1000元現金,並直接匯入個人帳戶,再拿去兌領「振興三倍券」,官員說,今年也會比照辦理,直接發給中低收入、弱勢1000元現金,拿去兌領五倍券。
*本文由中時新聞網授權,原文
責任編輯:謝佩如
商周大調查

科技匪諜戰在台上演!台積條款入國安法、2000個探員全台「獵狼」大揭密
《中時新聞網》前身為《中時電子報》,於1995年創立,是全台第一家且歷史最悠久的網路媒體,開啟新聞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