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德國之聲》中國的十四五計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文件」?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德國之聲》中國的十四五計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文件」?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業周刊》1951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德國之聲》中國的十四五計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文件」?

德國之聲》中國的十四五計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文件」?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達揚(摘編)
德國之聲 2020/10/28
摘要

說起五年計畫,總是讓人聯想起冷戰時期社會主義陣營死板滯後的官僚經濟。但中國即將啟動的新五年計畫,卻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

目前正在召開的中共中央五中全會上將出台中國新的五年計劃。該計劃將給出中國至2025年的發展目標。《世界報》以《地球上最重要的文件》為題,報導了中國正在擬定中的新五年計劃及其對全球政治經濟的影響。文章寫道:

「中國是一個共產黨國家,抑或已經變成了資本主義國家,對此問題,各方意見並不統一。有些觀察家指出,中國擁有強大的技術革新能力以及眾多的公司企業,而這一切通常是資本主義國家的特點。

但也有人認為,中國政府的執政方式就說明了一切。本周,新五年計劃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壓倒性話題,而這種宣傳方式簡直就像是一部五十年代共產黨國家的黑白宣傳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裡所說的是所謂的『第14個五年計劃』。五年計劃是共產黨國家計劃經濟的典型產物。從20年代末期開始,史達林治下的蘇聯就開始以五年計劃來確定國民經濟中的資源分配以及國有企業的經營目標。直到今天,中國等國家仍在沿用這一模式。按照北京黨媒的說法,即將出台的五年計劃『可能是本星球上最重要的文件之一。』或許有人認為這只是一種自嗨的宣傳手法。但事實卻是:新一輪五年計劃的影響力將波及世界各個政治中心,其中當然也包括柏林。

正在北京召開的中共中央五中全會上將擬定新的五年計劃,並提交明年三月召開的人大會議。柏林智庫墨卡托中心的何青山(Nis Grünberg)對《世界報》表示,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北京必須調整經濟政策。此外,環保也將是五年計劃中的重要議題。《世界報》寫道:

「前不久,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宣布,中國將在2060年實現氣候中性。這一承諾受到歐盟一致好評。七年來,中國和歐盟一直在就簽署投資協定進行著談判,而氣候保護是雙方爭執的焦點之一。有觀察家認為,中國做出碳中和的承諾,也是為了安撫歐盟,以圖盡快就投資協定達成共識。

何青山認為,新的五年計劃中將為這一環保目標初步鋪平道路,比如擴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及推進電動汽車產業。不過,他表示,更大規模的環保努力在下一輪五年計劃中才能得到體現。因為中國雖然承諾在2060年達到碳中和,但同時中國也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將在2030年達到峰值。有鑑於此,中國政府將會繼續發展煤炭工業。2014年至2016年,中國煤炭消耗曾一度下降,但目前已再度出現上升勢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的環保目標非常宏偉。德國和歐盟計劃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而歐洲大部分國家早在九十年代就已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也就是說,歐盟計劃用60年的時間實現氣候中性目標。而中國則計劃只用30年時間實現從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何青山說:『如果這一目標得以實現,那無疑是一個奇蹟。』」

中國私人消費比重低

中國擬定中的五年計劃也引起了《維澤信使報》的關注。該報發自北京的報導稱,面對曠日持久的中美貿易衝突,中共領導層將會把經濟發展的重點放在拉動內需方面,但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該報寫道:

「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在努力推動國內消費,這樣做的目的是降低中國經濟對出口業的依賴。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要先做出一系列結構性的調整。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私人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一直非常之低。中國家庭支出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只佔38.5%, 而工業國家中,私人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通常為60%。為了提升私人消費,中國必須大幅提高家庭收入,並縮小貧富差距。

※本文獲《德國之聲中文網》授權轉載,原文:德語媒體:地球上最重要的文件—新五年計劃

責任編輯:梁喆棣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將開始,你認為最具潛力的經濟特色是?
1. 大量隨香客促進地方消費
2. 帶動周邊商品銷售
3. 創造龐大志工經濟
4. 跨縣市路線的旅遊經濟
5. 科技加持的數位商機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大甲媽祖遶境進香》9天8夜路線圖、日期、GPS、直播、報名全攻略
第14個五年計劃 十四五計劃 氣候中性 中歐關係 碳中和
德國之聲
德國之聲
德國之聲
展開箭頭

德國之聲(DW)是德國國際廣播電視臺,提供世界焦點事件的最新報導及深度分析。DW全球有1億名聽眾和觀眾,藉由DW超過30多種語言的新聞、專題節目、以及包含商業,科技,政治,藝術,文化和體育主題的紀錄片,更近一步了解影響全球的事件。目前DW提供24小時英文內容 ,受亞洲觀眾/聽眾喜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