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三倍券放大乘數效果,學者點出三大關鍵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三倍券放大乘數效果,學者點出三大關鍵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三倍券放大乘數效果,學者點出三大關鍵

三倍券放大乘數效果,學者點出三大關鍵
振興三倍券若要達到最大乘數效果,學者指出,政府應鼓勵民眾用在觀光或餐飲業,不要拿去買日用品。 (來源:聯合新聞網)
撰文者:戴瑞瑤/聯合報
聯合新聞網 2020/06/03
摘要

近日行政院正式對外發表振興三倍券規劃,拍定消費者付1千、送2千的振興補助,然而,觀察上次金融海嘯,台灣舉債800多億發放消費券,但當年全國GDP卻僅成長0.4個百分點。

砸大錢補助,為何成效仍有限?原因就在於這屬於「大鍋飯思維」,民眾拿到補助後,消費會分散在各式產業,火力難以集中。

若要集中火力紓困,則應該鎖定特定產業,例如發放「飯店消費券」,讓民眾趨向固定產業消費,振興效果恐怕才會較為顯著。

學者指出,振興三倍券若要達到最大乘數效果,政府必須掌握三大關鍵,首要是鼓勵用在觀光或餐飲業,而不建議拿去買日用品;第二是發實體券比電子券有消費循環效果;第三是愈快上路愈好,不要拖到7月15日。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振興券要達到最好效果,就要將替代效果降到最低,乘數效果拉到最高,但替代效果很難避免,用振興券去買日用品,原本要拿去買日用品的現金存下來,這就是替代效果。政府能做的就是將乘數效果放大,「愈簡單、愈接近現金,乘數效果愈好」,制度設計太複雜只會加大替代效果。

吳大任指出,振興券要達到乘數效果,有三大關鍵:第一是使用範圍,應鼓勵民眾用在觀光或餐飲,因為2千元也不多,可能買不起太昂貴的耐久財,這次疫情主要重創的是觀光跟餐飲業,應鼓勵民眾多到外面用餐或旅遊,達到拉抬內需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簡錦漢也建議政府應鼓勵將振興券使用在服務業、餐飲、旅遊、家電等,若都花在日用品上,反而會增加替代效果。

第二,吳大任認為,政府應鼓勵多發實體券,雖然實體券有印製成本,但可帶動消費循環,乘數效果較高。

至於用信用卡折抵,吳大任坦言,信用卡是銀行結算後從帳單折抵2千元,民眾心理上較像是「支出減少」而非「所得增加」,消費時感受上就有所不同,乘數效果會打折。

簡錦漢也認為,政府若希望把振興券效果發揮得淋漓盡致,應鼓勵實體券比電子券好,對民眾來說紙本容易看得到,提醒民眾手上有一筆錢要拿去消費,電子券則容易忘記。他舉例,過去美國曾實行過退稅後寄紙本支票給民眾,後來研究發現,乘數效果比退稅後直接進戶頭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簡都認為振興三倍券愈快上路作用愈大。

※本文由《聯合新聞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振興券綁信用卡回饋不設限 經部下週公布方案

把振興券留在藝文產業 表演團體場館研擬加碼

振興三倍券創造乘數效應 學者點出4大消費品

消費者信心指數十年新低 學者:振興券越快上路越好

責任編輯:陳慶徽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企業可以如何引導Z世代員工,減少「裝忙」行為?
隨著美國企業要求重返辦公室,Z世代興起「裝忙」文化,以應對「出勤即生產力」的期待。
1. 重塑辦公室價值,溝通實體出勤意義
2. 建立信任、開放的溝通環境
3. 彈性的混合辦公模式
4. 提供具挑戰性的工作
5.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6.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三倍券 乘數效果 振興 日用品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展開箭頭

聯合新聞網 (udn.com)於 2000 年成立,以成為中文市場頂尖全面內容服務提供者為目標。透過優質內容、資源整合、客製服務及市場開發,提供更多元及全面的資訊服務解決方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