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馬雲預告,不創新連BAT三巨頭都可能被淘汰!騰訊前副總裁揭,5G時代存活關鍵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馬雲預告,不創新連BAT三巨頭都可能被淘汰!騰訊前副總裁揭,5G時代存活關鍵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馬雲預告,不創新連BAT三巨頭都可能被淘汰!騰訊前副總裁揭,5G時代存活關鍵

馬雲預告,不創新連BAT三巨頭都可能被淘汰!騰訊前副總裁揭,5G時代存活關鍵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陳慶徽
3分鐘頭條 2019/08/27

每天3分鐘,看一則時事、長一個知識。

「5G時代,會把很多企業永遠留在4G和3G時代。」即將在下個月卸下阿里巴巴掌門人身份的馬雲,卸任前發表演講,直言5G的到來,將同時帶來許多企業的終結,這道逆風,可能連阿里巴巴在內的中國三大科技巨頭BAT都躲不過。

馬雲首度以「聯合國數位合作小組聯合主席」的頭銜,出席在重慶舉辦的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並發表主旨演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談到5G對於整體產業的未來發展,直接點名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可能也會成為受害者,「往往這個時代做的最好的,會被下一個時代所淘汰。」

連在中國互聯網世代稱霸的BAT巨頭,都可能倒在5G浪潮下,究竟在5G時代,企業該掌握哪些關鍵生存技能?又是誰有機會成為領先者?

騰訊前副總裁吳軍在「得到」開設的音頻節目中指出,5G時代會有兩個贏家:一,像華為、思科等基礎技術與電信設備的製造商;二,就是可以大量製造IoT設備的企業。

第一類企業無須贅言,且再有一家新的華為或思科,可能性不大。至於第二類企業,就非常微妙:大量製造,並不意味著只要打進5G相關產業鏈的設備製造廠,就能獲勝,如何將硬體裝置結合軟體軟體服務,將是最大的決戰分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5G應用龐大——別讓貧窮限制了想像力

吳軍表示,在IoT時代,只有硬體,無法帶來龐大的需求和商機,還要有新的軟體和服務。從4G到5G,並不只是網速增加而已(延伸閱讀:5G來了!除了比4G快還有什麼看點?萬物聯網成真?台灣何時上路?),現在關於5G的應用如此少,實在是因為5G還不普及,導致「貧窮限制了想像力」。

以「監視器產業」為例,吳軍認為,在未來5G環境下,物聯網設備需要鏡頭、感應器去做大量辨識工作。一般製造鏡頭、感應器的廠商,地位就好像PC時代做「充電器」,不但不會因物聯網受惠,反而會因產品大量生產導致價格下滑。

不具太多技術含量的「智慧硬體」並不值錢。真正受到資本市場追捧的企業,是製造可以搭配軟體服務、具有辨識功能的鏡頭廠,和一般鏡頭相比,價差可以到50倍之多。

同樣的邏輯,也可以從手機大廠蘋果轉做線上訂閱制服務、小米跨足生產電視與智慧家具、Google和亞馬遜做智慧音箱等案例中看出,只會做硬體的企業,已經難以與市場上的主流對手競爭。

換言之,同樣是生產一項物聯網設備,誰能透過這項設備,提供給消費者更多的服務選擇、更多的功能應用,便有機會在5G與物聯網市場中,成為一方之霸。

再來看被馬雲點名的BAT。

騰訊已聯手高通準備發展5G遊戲手機,更早已投入自駕車與車聯網系統開發。

阿里透過自行開發晶片,從自家強項的零售、物流場景出發,佈局物聯網市場。

百度也正集中發展AI與雲端服務,並於4月成功完成全球首次在5G網絡架構下,進行的8K轉播測試。

「我們不應該害怕創新企業變成巨頭,我們應該擔心的是巨頭不創新。」馬雲在演講中點出,創新,才是未來企業存活的唯一關鍵。

5G時代,個人該如何選擇行業?

5G來臨,不只改變產業、也會帶來新的職業。個人該如何看對趨勢,吳軍也有建議:誰能用最少的能量、傳遞最多信息的技術或應用,就能在5G時代獲勝。

例如,郵政時代,一個郵差為了送一封信得特地跑一趟路;有了email,一個按鈕可以同時傳好多封信給不同的人。有線電話時代,一個號碼需要配一條線;行動電話時代,一個人卻可以同時擁有好幾個號碼。後來新興國家直接跳過桌機、筆電,而進入行動通訊,手機迅速普及,就是效率取勝的原因。

還有很多例子:美顏App取代Photoshop、Uber取代路邊攔的計程車,這些都是用更少的能量,取得更多信息的例子。能量和信息,是在5G時代選擇行業的時候,個人可以參考的指標。

核稿編輯:洪婉恬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企業可以如何引導Z世代員工,減少「裝忙」行為?
隨著美國企業要求重返辦公室,Z世代興起「裝忙」文化,以應對「出勤即生產力」的期待。
1. 重塑辦公室價值,溝通實體出勤意義
2. 建立信任、開放的溝通環境
3. 彈性的混合辦公模式
4. 提供具挑戰性的工作
5.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6.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吳軍 IoT 百度 阿里巴巴 物聯網 馬雲 騰訊 BAT
3分鐘頭條
3分鐘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每天3分鐘,看一則時事、長一個知識。

全世界每天發生的新聞那麼多,但你能閱讀的時間卻剩下那麼少。如果每天只看「一則新聞」,哪一則最值得你關注?

商業周刊編輯團隊,推出「3分鐘頭條」專欄,每週一到週五,天天為你挑選一則重大新聞,並用3~5個問題,帶你看懂背後的來龍去脈,學會新的知識。

每天3分鐘,把你對世界的理解,每天往前推進一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