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加盟店談什麼經營自由?門市槓上一芳總部,律師揭連鎖加盟開店的代價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加盟店談什麼經營自由?門市槓上一芳總部,律師揭連鎖加盟開店的代價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加盟店談什麼經營自由?門市槓上一芳總部,律師揭連鎖加盟開店的代價

加盟店談什麼經營自由?門市槓上一芳總部,律師揭連鎖加盟開店的代價
(來源.翻攝自一芳水果茶粉絲團)
撰文者:尤子彥

「一芳兩制」風波,凸顯台灣中小企業起家的連鎖加盟總部,急速擴張跨國經營的同時,輕忽政治風險與成本,因而付出品牌聲譽受損的代價。其實,品牌被要求做政治表態不是台商的專屬待遇,所有經營跨國市場的品牌,都必須禁得起這樣壓力的考驗。

2012年,中日兩國因釣魚台主權爭議引發糾紛,民間發起反日風潮,當地日本企業頓時成為民眾攻擊的箭靶,以豐田TOYOTA為例,不只新車銷量一度因此攔腰砍半,開豐田車在大街上也會被砸,成為遭政治事件波及的實質受害者。

服務業更是需要接地氣的行業,不只消費者,包括股東或在地經營夥伴的選擇更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中美貿易大戰打得火熱,你說對岸鄉民會不會哪天也要求美國品牌麥當勞、星巴克,在當地的千百家門市做出挺美或挺中的立場選邊表態?我不敢說不會,但認為機率不會太高。

理由很簡單,因為麥當勞的中國和香港地區的特許經營權,2017年已出售給當地國企中信集團;星巴克中國在收回統一企業的持股之後,去年則是與旗下擁有阿里巴巴餓了麼、淘寶、支付寶等業務的阿里巴巴,進行全方位深度戰略合作。這是不是麥當勞、星巴克提前做的避險安排,不得而知,但打狗總得看主人面,道理就這麼簡單。

回頭談這次的一芳事件,相較於先前85度C、吳寶春,因涉及兩岸政治聲明引發的風波,最不一樣的是,部分台灣加盟主透過社群媒體向總部嗆聲,甚至不排除聯合起來向一芳總部求償,如何舉證因總部相關政治發言直接導致業績下滑,雖要等進了法院待法官裁判,但還值得討論的是,台灣人愛加盟,尤其是遍地開花上萬家的手搖茶、早餐店,幾乎9成以上都是加盟型態,各連鎖品牌加盟店為了經營粉絲,紛紛自行成立粉絲團,加盟店粉絲團小編的言論空間有多大?是否受到言論自由的保護?倒是服務業經營事務可以討論的課題。

以這次在一芳事件當中,伊通加盟店當晚在粉絲頁發出不滿總部發言聲明,獲不少網友熱烈分享,但隔天卻低調婉拒媒體採訪。對此,曾研究國內外超過百個加盟契約的拓威法律事務所蕭富庭律師認為,加盟主能否對外自行發言,一切需視伊通店和一芳的加盟合約內容。一般實務上,加盟主有維持品牌一致性的義務,以小七、全家等總部為例,對於加盟主接受媒體採訪或對外發言,都有明文規範,未獲得總部的許可之前,加盟店並不允許擅自對外發言或進行行銷活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有人可能和我一樣,認為憲法保障言論自由,加盟店粉絲頁小編不也應該享有充分的言論自由嗎?但律師提醒,依契約自由精神,只要簽約時載明且雙方同意,加盟總部確實可以規範加盟主的言行。

舉例來說,過去就有國內某便利商店在加盟契約上,約定必須是夫妻兩人共同經營,如果離婚的話,加盟總部就可以終止雙方的契約關係。確實也曾發生這樣的案例,鬧上法院後法官判決竟也認為這樣的約款有效,打破人們對於婚姻自由為一基本人權的認知。

也曾見有連鎖加盟總部在合約上,因要求加盟主需親力親為門市業務,出國不得超過5天以上,否則視同違約的約款,雖然並不太合情理,但加盟主簽約時若畫押同意,還是存在規範效力。

同樣的,契約自由也可以包含品牌創辦人的信仰或價值觀。Chick-fil-A是美國一家專注在雞肉漢堡的連鎖速食餐廳品牌,這幾年在美國消費者心目中的滿意度名列前茅,單店業績更是遙遙領先麥當勞、肯德基,但受其品牌創辦人宗教上的信仰影響,特別重視家庭生活,規範所有連鎖餐廳星期日均不得開門營業,感恩節與聖誕節亦同,在美國這樣的民主國家,這樣的約款同樣成立。

舉這些例子,想提醒連鎖加盟總部與加盟主的是,尤其餐飲業,加盟門檻看似普遍不高,但卻存在極高的法律風險。連鎖加盟總部對於在不同市場經營的法務成本,必須有所理解和準備;至於加盟主,選擇加盟總部時,對於自身在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也得要有充分的認知,確立雙方在法律關係上的基礎,才不會發生「因認識而分手」的憾事。

責任編輯:黃雅苓
核稿編輯:陳慶徽

經營 一芳 連鎖店 加盟 律師
商周大店長講堂
商周大店長講堂
尤子彥、李竺姮、林信一
展開箭頭

尤子彥

「大店長讀書會」創辦人、《商周》特約副總主筆。政大心理系、台大新聞所碩士。曾任精神科臨床心理師、報社財經記者,長期關注服務業趨勢議題,深入經營現場發掘新創品牌,以建立本土服務業論述為職志。著有《大店長開講》系列三冊、《沒有唯一,哪來第一:捷安特劉金標與你分享的人生思考題》。

李竺姮

智榮基金會副執行長。台大國企所博士班、政大企研所碩士,從事消費者研究20年,為一專注兩岸華人未來生活型態與消費趨勢的分析師。曾任職商業發展研究院行銷所副所長、TNS Taiwan 研究副總監,擅長質性研究、消費者心理與消費行為,不只關注華人圈,也深入新南向市場與當地受訪者聊生活,探究消費需求背後的心理與社會需求。

林信一

星和醫美科技創始人兼執行長。東吳法律系畢業,亦為美賣網紅電商創始人、Money Jump親食餐廳共同創辦人。2008年創立星和醫美,2015年啟動大陸連鎖店計畫,第一家星和醫美於上海開幕。2017年開始降維發展流量入口,以新零售模式發展星和愛漂亮智慧門店連鎖設立。目前兩岸共有14家醫美機構以及超過70家生活美容智慧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