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教育趨勢
勇氣不是做「不敢」的事,而是做好「想做」的事! 超牆Tuesday直播節目鼓勵青年突圍追夢,更要堅持到底!

為了幫助臺灣青年跨越心中自我設限的高牆,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於2018年開始製作《超牆Tuesday》直播節目,鎖定在校學習或初出社會的青年(逐夢者)以及其家長與老師(支持者)為觀眾。以超越自我設限的「超牆精神」為節目核心,邀請在不同領域的青年聲量代表,分享他們勇敢突破舒適圈,以及如何在失敗後東山再起的經驗故事;並透過直播線上互動特性,即時回答觀眾提問,提供逐夢者與支持者不同面向的建議與回饋。
一個嘗試錯誤的人生,不但比無所事事的人生更榮耀,並且更有意義。
—蕭伯納
《超牆Tuesday》開播至今累積超過百集內容,來賓包含創業家、當紅網路創作者、表演藝術工作者、倡議家、國際志工等多種身分;持續根據觀眾回饋調整新年度主題與來賓名單,並於隔年初春播出全新一季,期望擴大節目觸及面向,應對當代青年面對的不同處境與痛點。節目初期廣邀各界指標人物展現臺灣青年超牆能量,鼓勵青年踏出舒適圈、挑戰創新;近年更以「專精領域的創新突破」與「跨領域的斜槓突破」兩大主題,提醒青年深耕創新專業、發展多元實力、提升超牆能量。
承襲一路以來的超牆精神,今年(2022)《超牆Tuesday》以「你框不住我」為題,深入探討Z世代青年如何戰勝自我焦慮,突破框架勇敢逐夢;下半年度更進一步挖掘各界青年代表的「失敗談」,與觀眾分享如何面對逐夢路上的挫折,也邀請每集來賓於節目結尾送給青年一句話:
當下的不完美已經是當下的最完美。
自幼夢想成為海軍的自由職能治療師張馨茲,非常熱衷將跨領域視野與專業結合。她透過冒險治療,讓醫院同事與上司能以更開放的心態去看待個案的成長性與可能性;也透過表演治療,幫助個案擺脫自我設限心境,找回自己人生設計權。張馨茲時常鼓勵個案,人們總是在追求心中完美的自己,然而也正因為我們時時刻刻都在成長,完美狀態變成了一個無法企及的目標;因此她鼓勵青年即使遇到失敗、挫折也別氣餒、放棄,只要在每個當下拿出我們能做到的最好,那便已是當下最完美的自己。
發現平凡中的不平凡,並讓不平凡變得更有意義。
蔡威德亦曾為了擺脫人生公式而低潮過,而一場環島旅行讓他意外成為了金瓜三號負責人,進而投入地方創生產業。他坦言走進地方最需要的就是時間,無論是透過青年打工換宿解決當地勞力與長者陪伴問題、創立支持群組支持青年返鄉、亦或是藉著遊程,讓資深茶農看見「看似平凡」種茶生涯中,其實飽含「不凡」的專業與價值,都是不畏冷眼地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成果。而蔡威德也因此體悟,建議青年別急著要成功,仔細品味生活細節、珍視自身奮鬥經驗,加上持之以恆,必能鑿出屬於自己的瑰寶。
既然上了賊船,就當個快樂的海盜。
「蘇打綠」兼「魚丁糸樂團」團長何景揚在節目開場即以旗下藝人「鹿衍人」最新專輯《你在開玩笑嗎?》概念為切入點,表示世界就好比由無數齒輪組成的機器,總有些小齒輪須逆向而行,以幫助大世界不斷向前推進。何景揚認為,在這個不斷前進的世界,人們終究該離家出航,面對大風大浪,既然上了夢想這艘賊船,就享受過程並無所畏懼地面臨未來所有挑戰;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都有機會成為推進大世界前進的逆行齒輪。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期待透過《超牆Tuesday》直播節目,不僅透過這些超牆青年故事,幫助支持者更加了解身邊的逐夢者心境與處境,拉近雙方距離;亦在展現人生的多樣選擇與可能性之餘,也提醒青年超牆逐夢路上必有荊棘與風浪,掌握不怕失敗、勇敢迎面各種挑戰的超牆精神,才能夠成為更加強大的超牆青年。
《超牆Tuesday》直播每月2次,隔週二中午12:30於教育部青年發展署Facebook粉絲專頁播出,更多精采節目內容: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1543803705890457/463984915365110
商周大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