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營收和去年持平,等於負成長!創業之前一定要有這些觀念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營收和去年持平,等於負成長!創業之前一定要有這些觀念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創業心法

營收和去年持平,等於負成長!創業之前一定要有這些觀念

營收和去年持平,等於負成長!創業之前一定要有這些觀念
創業者要全權為自己的事業負責,若是不離職創業,下班後也要繼續打拼。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最好的知己
獨立觀點 2024/10/14
摘要

本文分享「創業」常見的4個切入點,以及從員工轉型為創業者3個常踩的地雷。

前陣子我在IG做了一個小調查:假如現在的你要創業,會選擇:

  1. 直接離職,全心投入。
  2. 利用下班時間投入創業。

你會選哪個呢?我收到的回饋中,大部分的人會選2:不離職創業,因為風險相對較小。但你知道嗎? 從員工變成老闆,有3個容易踩的地雷,如果沒有注意,創業項目就有90%的機率會失敗!究竟是哪3個地雷呢?

3大創業地雷

1.停留在員工思維 

員工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下班累了可以耍廢,但創業者要全權為自己的事業負責,沒有固定的上班時間;若是不離職創業,下班後也要繼續打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很多人誤以為創業後時間會很自由,然而恰恰相反,創業後通常時間會被緊縮,尤其還有正職工作的情況下,原本休息的時間就要拿來做創業項目,這也是選擇「不離職創業」的代價之一。

如果沒有這層意識,很容易就會對自己太好,「今天好累喔,創業的事情明天再處理好了!」但哪天不累呢?於是項目就可能一直拖延下去,沒有真正開始的一天。

2.鬆散的時間規劃

創業者不像上班族擁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因此一旦開始創業,時間就是金錢。自己的時間運用,和產值息息相關。所以創業者一定要思考,如何做好時間規劃,並讓自己的營收不斷成長。

3.錯誤的財務觀念

你以為營收和去年持平,是代表沒有成長嗎?錯, 因為通膨的關係,每一年都必須要比去年成長15%才能打平,所以「營收持平」就等於是退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個人的財務狀況,也會反映在公司上;個人有緊急預備金,公司也必須要有周轉金,才能讓公司穩健的運作。

創業是「解決需求,創造機會」。你能夠解決多大的需求,就是你項目的天花板。

創業常見的4大切入點

1.技術專長

你現在靠什麼吃飯,就用這個技術去創業。

2.興趣愛好

從興趣入手的好處是對市場相對熟悉。因為你本身是買家,所以也相對更了解受眾客群更需要些什麼。

3.資源整合

資源整合比較像是合夥,整合每一個人的專長去組成一個團隊,然後打造一個事業體。通常要合夥,會建議要先有「共識」,再一起共事。

4.市場缺口

你有沒有發現,哪一些需求還沒有被市場滿足?以下舉個例子:

從前Harry在早上的菜市場賣行動電源,因為他發現,當時已經不只有年輕人在用智慧型手機,連長輩也在用,而一旦開始用手機,就一定會面臨缺電的問題。

當時年輕人的市場,已經有很多店家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但是長輩的市場,並沒有人去滿足這個需求,他們甚至不知道這些手機相關配件要去哪裡買?所以Harry就選擇「長輩」這個受眾客群。

那又為什麼是選在早上的菜市場呢?原因是「媽媽」通常是家裡的經濟的掌權者,而他們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早上的菜市場!

Harry當時在早市賣行動電源生意很好,就是因為他從生活中發現了市場缺口。

如何啟動創業?

1.找到你最少可以被量化的執行點

什麼意思呢?假如你想開一間甜點店,那就先做出一些產品,給家人朋友或同事,看看有沒有人會埋單?而他們給的回饋,能讓你在初期不斷的去優化,也可以更了解市場。當你調整過後並累積了一些資金,就離開店更進一步了。

2.觀察生活以及市場現況

前面有說到,可以從生活中去發現市場缺口。當你越了解你的消費客群,你就越能做出貼近他們的產品。

3.不幫自己找理由拖延

一旦開始創業,就得要有所犧牲。你的每一次拖延都會害到自己,而你的現況,是你5年前的種種決定。所以,你現在的選擇正在決定未來的你!

創業就是不斷解決問題,而事情並不是「做完就好」,必須要「做好」。差別在哪裡?一個是交差,一個是對自己手上的工作負責。當你能為自己負責、為自己的事業體負責,才是一個稱職的老闆。

最後,祝福各位在創業的路上,關關難過關關過。

*本文獲「最好的知己」授權轉載,原文:不離職創業容易踩的坑,90%創業失敗竟然是這三個原因!

責任編輯:湯明潔
核稿編輯:陳瑋鴻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全球股災,你覺得最需要掌握的投資策略是?
危急時刻,商周訂戶俱樂部Youtube公開直播,立即前往:最新財報+關稅戰利弊全解讀
1. 科技股前瞻:選出潛力標的
2. 傳產、金融解析:地雷、優質股名單
3. ETF攻略: 主動、被動一次搞懂
4. 整體投資策略與佈局
5.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曾當股市冤大頭⋯他靠分清「投資和交易」找到穩定獲利3關鍵
創業 老闆 副業 員工思維
獨立觀點
獨立觀點
編輯精選
展開箭頭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