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40歲工作安逸穩定,突然有更大舞台職缺來挖角,該接受?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40歲工作安逸穩定,突然有更大舞台職缺來挖角,該接受?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40歲工作安逸穩定,突然有更大舞台職缺來挖角,該接受?

40歲工作安逸穩定,突然有更大舞台職缺來挖角,該接受?
四十多歲的職場工作者,有的是充足的收入和安逸的生活,遇到新的發展機會時反而猶豫不前。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文心藍
摘要
  1. 超過45歲的職場工作者,對於新工作機會的首要考量是折損度、生存率優先,薪資、職銜則是其次。
  2. 這時可以思考自己想在生涯中達成什麼成就?這有助於幫助自己釐清前進的方向。
  3. 也要評估自己能否充分接納失敗、明確設下停損點?

惠敏和我一樣,在傳播產業打滾多年,是號稱扛霸子的人物。最近她遇上了職涯轉換的機會,前來探詢我的意見。

原公司待她不薄、團隊情誼深厚,手邊的事又做得順風順水,實在找不出什麼琵琶別抱的理由;而有意大舉延攬她的新企業,雖成立未久,但近期已在新創領域闖出名號,正在四處招募好手,預備在3年內搶占市場龍頭。

步入中年後半的我們,是用另外一種角度看待工作機會。薪資、職銜是其次,折損度及生存率才是優先考量要務。「畢竟,沒必要跟現實過不去。萬一陣亡,恐怕再無翻身之地。」惠敏的盤算,也是我的隱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這一次,狀況有點不太一樣,惠敏閃爍著微妙的眼色。我很熟悉那種舉棋不定的徬徨,當中又參雜了一點盼望。

果不其然,惠敏說出了自己真實的心聲:「在原本的公司,我已經爬到頂端了,真想出去再試試自己的能耐,重新感受發展與成長。」

是啊,在青壯時期,被我們視為職涯不可或缺的「發展」與「成長」,到了中年熟齡,一眨眼都變成必須戒慎恐懼的「陷阱」和「誘惑」。堅守好不容易到手的位子及年薪,怎麼看都比奔赴未知要來得睿智。

「你怎麼看呢?」惠敏熱切的轉向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年職涯下一站怎麼選? 

我想起之前面臨類似情境的時候,深感左右為難的我,找上了職涯教練,期望對方能夠指點迷津,告訴我該怎麼選擇。

職涯教練並沒有提供我解答,而是像我提出一個問題:「如果讓你來形容,你最想在生涯達成什麼成就?」

我不假思索的回應,我想要爭取亞太區的溝通傳訊大位,既能累積跨國合作經驗,又可以因應不同國情需求,發展多元溝通策略,一定會激發我的眼界與智慧,讓我再上一層樓。

職涯教練笑著搖搖頭,認為我把生涯想得太侷限,將生涯與職涯畫上等號,「不妨想得更廣泛一點,不一定是在這間或那間公司,而是你最終想要打造、或抵達的目標是什麼?」

我想了想,一個狂野、卻沉潛在我心底很久的念頭,就這樣傾瀉而出:「我一直很嚮往國外盛行已久的顧問制度,希望能擁有自己的公司,以顧問或幕僚的角度,來提供專業的諮詢服務。」

「那你為什麼不乾脆開一家自己的公司呢?看起來,這已經不是選擇A公司或B公司的問題啦!」

聽顧問這麼一說,我驚訝到無法反駁。上一秒明明是我親口說出的願望,為什麼下一刻就怯懦龜縮?因為,我想到了孩子、房貸、雙親,萬一我失敗,這些責任該怎麼辦?

顧問的當時提出的觀點,則讓我受用至今。 

1.以人生的「北極星」,作為轉職的指南

從求學到謀職,我們不知不覺被養成了一種「向上」的人生觀,以爬上金字塔頂端為目標,或是不斷追求成長與提升。這些目標本身沒有錯,錯誤是我們將此視為人生中唯一的目標,而忽略探索自己內心的北極星

以我為例,為什麼我遲遲不敢開一家自己的顧問公司?因為我覺得職涯還沒攀到頂端,我怎麼有聲名與本錢去開張呢?會有穩定客源嗎?大家真的願意付費嗎?

職涯顧問提的角度是:如果提供專業諮詢服務是我內心發光發熱的北極星,那我應該思考,現階段要做出什麼選擇或取捨,才不至於偏離北極星,落入無窮盡的名利競逐。 

2.做好接納失敗的準備

對於很多中年轉職的人,其中一個最大的躊躇點是,不確定自己到底準備好了沒?與其質疑自己準備得是否充足、以爭取首戰告捷,真正應該思量的在於,我能否充分接納失敗、明確設下停損點?

顧問告訴我,他出來創業之前,想的不是自己可以賺多少錢,而是在停損期限過後,倘若仍然虧損,「我可以很坦然的接受自己創業沒有成功的事實,將其視之為人生體驗。」

失敗,是惠敏與我極力避免的體驗,不僅有失體面,還浪費時間。我們的職涯軌跡,就像作家王文華形容的樂高積木,一味往上疊加,深怕行差踏錯、一夕崩塌。

然而,職涯或生涯更大的可能性,往往出現在我們寬廣性越大的時候,與我們爬得多高、犯的錯誤多寡無關。試著把自己當成可塑性強、包覆性高的黏土,我們就能展現超越高低、多寡之外的多元和彈性。

我和惠敏說,「重點不是我怎麼看,而是妳會怎麼看?」想想心中永恆的北極星,也想想我們如何接納失敗。

中年轉職之所以困難,是因為我們放大了中年的侷限,卻選擇性的忽視了伴隨年紀成長、越發成熟的各項條件,包含清晰和誠實的看待自身慾望,以及我們願意超脫成王敗寇的心理制約,持平又珍重的看待成果,無論有沒有成功。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全球股災,你覺得最需要掌握的投資策略是?
危急時刻,商周訂戶俱樂部Youtube公開直播,立即前往:最新財報+關稅戰利弊全解讀
1. 科技股前瞻:選出潛力標的
2. 傳產、金融解析:地雷、優質股名單
3. ETF攻略: 主動、被動一次搞懂
4. 整體投資策略與佈局
5.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曾當股市冤大頭⋯他靠分清「投資和交易」找到穩定獲利3關鍵
職涯 工作 職場 中年轉職
職場裡的人類圖
職場裡的人類圖
文心藍
展開箭頭

職場裡的人類圖

資深傳播人,準人類圖分析師。在公關行業謀生,歷經代理商、客戶主,本土與外商的職場修羅,遍遊消費、電信、醫療、遊戲、保健等產業江湖。

江湖之外,仍未忘情作家夢,以文心藍為筆名,出版首本著作「不辜負自己,就是最好的人生」。並於中年後半,以實踐人類圖開展全新支線,期待結合所學所見,刻劃職場遊歷作為借鑒,鼓舞每位工作者,忠於本我、適得其所。

粉專:職場裡的人類圖(https://reurl.cc/edR52M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