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為何做事應該「先求有,再求好」?看賈伯斯和馬雲就知道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為何做事應該「先求有,再求好」?看賈伯斯和馬雲就知道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為何做事應該「先求有,再求好」?看賈伯斯和馬雲就知道

為何做事應該「先求有,再求好」?看賈伯斯和馬雲就知道
做事注重細節,跟能夠把事情做到位,是兩碼子事。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孫忠邦
獨立觀點 2024/05/21
摘要

很多人時常因為過度注重細節、追求完美,而導致事情遲遲無法開始行動。作者認為,任何事都應「先求有,再求好」,事情有了進展後再一邊做調整、改善,才是做事的正確態度。

我們很常會出現這種想法:我還沒準備好,所以還不能夠開始。事實上,這就是「完美主義」的心魔所在,導致你事情永遠沒辦法做好。

在職場上,大家一開始可能會給你機會,願意再多給你一些時間,期待你能產出一個好作品。但是,如果總是因為「還沒準備好」而拿不出成果,久了之後別人就會對你感到不信任以及失望。

「注重細節」不應成為開始行動的阻礙

我遇過一個學長,他的學歷非常好,但他做事吹毛求疵,無論任何事都非常在乎小細節。例如:我們使用的軟體是哪裡下載的?是不是安全的途徑?我們的資料來源是不是從正規的網站來的?但一段時間之後,我們發現,他好像完全沒辦法產出一個作品,最後也因為自己做不下去而離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個例子讓我第一次體會到,原來注重細節,跟能夠把事情做到位,是兩碼子事。注重無意義的細節,不僅耗費時間和精神,還會浪費你真正要做事的時間。

先求及格,再求完美

我現在做事情,都是「先求有,再求好」。因為如果沒有先出來一個作品,就不會知道哪裡可以改進,你需要透過別人的意見,才能讓作品更完美。

以前的我也會想做出一個100分的作品,但試過了幾次之後,發現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尤其是在做高強度的作品。因為我可能會費很多心力,做出一個自己覺得很滿意的成品,結果送到老闆那邊的時候,才發現這個成品,根本一開始就偏離了方向。

因為剛進職場時,我的判斷能力還不夠,不知道什麼方向才是正確的,所以幾乎都努力錯了方向。一個你已經做到100分的「完美」作品,是很難再從中調整方向、把結果導正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知名的大公司都是「先求有」

有很多大公司的創辦人,都是白手起家的,最知名的就是賈伯斯(Steve Jobs)和馬雲,他們在車庫和自己的學生宿舍裡,就開始做一些最初的產品。但是,要不是因為他們那些「放到現在根本就不能看」的產品,又怎麼會有iPhone這種跨時代的產物和電商的崛起,來改變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呢?

在這十幾年間,YouTube已經變成了世界第二大的搜尋引擎,YouTuber這個職業也應運而生。很多成功的初代YouTuber,一開始都只用iPhone,就開始拍攝自己的第一支影片。短短幾年後,有人已經成立了公司,旗下員工也有好幾十人,這些可能都是他們始料未及的。而一切的起點,就是當初「先求有」的第一支影片。

「先求有,再求好」這件事情,我到現在仍感受很深。兩個月前我覺得自己寫的文章品質還很差,卻還是硬放上網站,經過不停的調整和優化,現在我逐漸可以抓到自己的寫作步調,以及時間的平衡。後來我也建立了自己的品牌,把我的文章內容放到YouTube上,講給大家聽。這些事情的發生,都是我過去從來沒有料想過的。而我所用的工具,也不過就是一台電腦和添購的一支麥克風,這樣而已。

如果當初沒有那個衝動,把我的個人經驗寫成文章、放到網站上,我想現在這一切都還只是我「還沒準備好」的空想吧!如果你也有創作的念頭,不要猶豫,開始把你的東西放到公共平台吧。

*本文獲「孫忠邦」授權轉載,原文:為什麼任何事都不能等準備好才開始做?

責任編輯:湯明潔
核稿編輯:陳柏燕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全球股災,你覺得最需要掌握的投資策略是?
危急時刻,商周訂戶俱樂部Youtube公開直播,立即前往:最新財報+關稅戰利弊全解讀
1. 科技股前瞻:選出潛力標的
2. 傳產、金融解析:地雷、優質股名單
3. ETF攻略: 主動、被動一次搞懂
4. 整體投資策略與佈局
5.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曾當股市冤大頭⋯他靠分清「投資和交易」找到穩定獲利3關鍵
YouTuber 完美主義 工作方法 馬雲 賈伯斯
獨立觀點
獨立觀點
編輯精選
展開箭頭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