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見客戶說「我有google過你」很失禮!做過功課放心裡就好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見客戶說「我有google過你」很失禮!做過功課放心裡就好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見客戶說「我有google過你」很失禮!做過功課放心裡就好

見客戶說「我有google過你」很失禮!做過功課放心裡就好
了解客戶,透過網路查詢基本上能找到有用的資訊,但任何人聽到「我有google過你」,或聽到你提起他未曾透露過的資訊,都不會舒服。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陳麗卿
好形象卿鬆學 2023/03/15
摘要

1.即使你已經知道客戶的基本資料,也不能因為他和某一群體的成員具有共同特徵,就靠刻板印象幫他歸類,並認為你已經了解對方。

2.越高端的客群,對於刻板印象的容錯率更低,只要你誤觸一次刻板印象的地雷,就會關上生意上門的機會。

3.想好好了解客戶,應該要從網路資料與人脈收集關於客戶的資訊,這麼做你對他的了解將更立體且完整。

有一段時間,網路上流傳著各種翻轉刻板印象、檢討刻板印象的影片:

「邋遢大叔逛精品店,被服務人員冷淡對待,最後拿現金買了2支名錶!」
「小孩穿便宜地攤貨被看不起,隔天父母開名車送上學,讓大家都驚呆了!」

你曾經看過嗎?有刻板印象,真的是件壞事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刻板印象有存在必要

刻板印象,是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是歸類某一群體的方法。刻板印象在人類社會中,有存在的必要性,例如當我們看到一個人遠遠走來,需要快速判斷他有沒有危險性、威脅性,刻板印象雖然不是100%準確,卻能提供必要的參考。

有時候刻板印象會誤事

然而,要把刻板印象用得好並不容易。在企業訓練的現場,我們經常遇到「刻板印象」誤事的例子。例如這段發生在健身中心的對話:

教練:「你平常晚餐都怎麼吃?」

學生:「我媽會煮,所以我都回去吃晚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教練:「哇!長輩應該都煮比較油、比較重口味喔!」

學生:「不,我媽媽非常注重健康⋯⋯」

在這段對話中,教練聽了學生的回答之後,就直接套入「長輩煮飯口味重」的刻板印象。如果你是學生,是不是會覺得這位教練不了解你,甚至「不想」真的了解你?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經歷、背景和性格特徵。不能因為某一群體的成員具有某些共同特徵,就把他們歸為一類,而忽視每個人之間的差異。

也就是說,即使你已經知道客戶的基本資料,例如年齡、職業、婚姻狀況,也不要認為你已經全然的了解對方!即便你經驗豐富,自認已經能大致推測出他的生活樣貌,仍要抱持虛心,不要太快就下定論。

套用刻板印象,不是大好就是大壞

這是因為,太快下定論,通常是一記險招。畢竟刻板印象提供的資訊僅是片面,你有幸猜對,或許能讓對方覺得「你真懂我」;然而一旦猜錯,往往就會讓他心中產生「此人根本不了解我」的感受,甚至覺得你並沒有耐心聆聽他、理解他。

越高端、越習慣個性化銷售的客群,對於刻板印象的「容錯率」是更低的,只要你誤觸一次刻板印象的地雷,就會讓他們闔上機會之門。

如何建立不套用刻板印象的客戶側寫?

到底要如何避免太快速下定論?

除了收集基本的社會指標,例如年齡、婚姻狀況、職業、學歷⋯⋯,如果能從其他管道收集到關於此客戶的資訊,那你對他的了解將更立體而完整。你可以運用以下2個方式收集資訊。

1.網路搜尋

透過查詢對方公司的網站、媒體報導,或是社交媒體,都能找到一些有用的資訊。

例如你原本以為A先生是一位食品製造業老闆,但在閱讀關於他的報導之後,才發現他其實是留美的理工科學霸,是因為長輩健康因素才回家接事業。

又或者,你聽到B太太是家庭主婦,就先在心中將她歸類為「婆婆媽媽」,認為她應該有很多時間慢慢聊。但卻沒想到上臉書一查,發現她除了打理家族大小事,還是先生公司的幕後操盤手,更積極參與家長會、聯誼會,平時日理萬機,可能比大老闆還忙!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由於每個人對隱私的在意程度不同,不論是否為公眾人物,任何人聽到「我有google過你」,或聽到你提起他未曾對你透露過的資訊,都不會舒服。因此,除非這功課是你本來就該做的(例如採訪),否則針對查到的資料,不用刻意提起,心中有底就好。

2.人脈打聽

如果此客戶是由其他客戶介紹,或你身旁有其他同事、同業曾經接觸過此客戶,不妨也向他們詢問。透過這樣的側面探聽,往往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情報。

例如:

「M小姐性子急,不要讓她等太久。」

「S先生帶朋友來談事情時,喜歡安靜隱密的位置,不用太熱情介紹。」

「上次聽到G夫婦說他們小孩準備要上大學,接下來可能會考慮換房!」

這些,都是十分有價值的資訊。

然而,最後我仍要提醒你,盡信書不如無書:無論是刻板印象,或是經網路、人脈等途徑蒐集到的資訊,都是參考資料,也「只是」參考資料。

不要以為了解了客戶背景,就能預測其想法與觀點。再多的資料收集,仍比不上當下真心、專注的「觀察與傾聽」,千萬不要過度依賴資料收集,而忽略客戶釋放出的訊息。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全球股災,你覺得最需要掌握的投資策略是?
危急時刻,商周訂戶俱樂部Youtube公開直播,立即前往:最新財報+關稅戰利弊全解讀
1. 科技股前瞻:選出潛力標的
2. 傳產、金融解析:地雷、優質股名單
3. ETF攻略: 主動、被動一次搞懂
4. 整體投資策略與佈局
5.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曾當股市冤大頭⋯他靠分清「投資和交易」找到穩定獲利3關鍵
客戶側寫 刻板印象 職場
好形象卿鬆學
好形象卿鬆學
陳麗卿
展開箭頭
CEO魅力領導教練 陳麗卿

「假如你的實力有100分,其中『被看見』的有幾分?」

陳麗卿是【Perfect Image陳麗卿形象管理學院】創辦人,商周CEO學院【魅力領導學】課程教練,創造一系列科學化、系統化的形象教學體系,知名課程【衣Q寶典】幫助上萬名職場工作者打造成功形象,進而展現實力、贏得先機。

至今已引領團隊協助上千家企業整合員工形象,如台灣高鐵、LEXUS凌志、國泰世華銀行、宏達電子、中國美的集團等, 2004年獲中國婦聯頒發【中國百名傑出女企業家】。

著有《成功禮儀》、《女人,妳的名字叫美麗》、《男人,展現你的成功有型》、《穿對更成功》、《衣櫥減法》、《衣櫥加法》、《魅力領導學》等20餘本形象管理專業書籍,是亞洲形象管理界著作最豐的作家。

全新線上課程【遠距形象必修課】開放報名中。

Perfect Image陳麗卿形象管理學院網站
陳麗卿Facebook專頁
陳麗卿形象管理學院line@

如何綻放影響力,用魅力贏得追隨?
立即了解《魅力領導學》 https://bwnet.pse.is/3uktgv


魅力領導學:CEO魅力教練解析領導者的35個形象策略題
作者:陳麗卿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1/05/2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