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耶魯畢業,投了38家履歷都沒下文⋯他靠這方法找到原本不存在的職缺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耶魯畢業,投了38家履歷都沒下文⋯他靠這方法找到原本不存在的職缺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耶魯畢業,投了38家履歷都沒下文⋯他靠這方法找到原本不存在的職缺

耶魯畢業,投了38家履歷都沒下文⋯他靠這方法找到原本不存在的職缺
參加面試時,應徵者往往是被動的一方。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跩哥
獨立觀點 2023/02/01
摘要

1.《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一書中提到一名男子畢業於耶魯大學和史丹佛大學,畢業後投了38份履歷都沒下文,最後靠職業訪談拿到7個offer。

2.本文作者曾因為想任職雜誌社的採訪編輯,而參加某商業雜誌主任編輯的新書簽書會,會後跟對方暢聊,後來也獲得對方提供的工作機會。

3.職業訪談其實是一場反向面試,在過程當中,我們會提出對該職業的理解、對工作內容的思考,也有可能展現出自己的熱情與能力。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提到一個故事,主角庫爾特畢業於耶魯大學和史丹佛大學。然而,在他開始找工作、投遞了38份履歷後,卻一份offer都沒拿到,庫爾特沒想到用一般的方法找工作竟如此不容易,這讓他非常沮喪。

庫爾特因此改變方法,開始進行職業訪談。他一共邀請了56位受訪者,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從這些職業訪談的對象們,獲得了7份offer。其中6份,他甚至沒有詢問採訪對象的公司是否有職缺,只是專注在瞭解對方的經歷上,反而讓他們主動邀請他加入。

一個更驚人的事實是,這7份工作,只有1份是網路公開招募的職缺,其他6個工作機會根本就不存在就業市場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也許很難讓人相信:一個年輕人麻煩別人花費寶貴的時間,讓自己做訪談,竟然還因此得到工作,天底下真有這麼好的事嗎?有人猜測這可能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然而真正的情況是,我也親身經歷過這樣的事情。

想擔任採訪編輯,就參加雜誌社主任編輯的簽書會

10年前,即將進入職場的我煩惱著:「放棄了材料科學這項專業,自己到底還能做什麼工作呢?」回顧自己的人生,我曾在到瑞典當交換學生的時候,開設部落格撰寫日記,一年下來寫了一百多篇,累積了三百多個粉絲。我發現自己對文字相關工作有興趣,如果能從事這方面的工作,我會過得還算開心。我不禁想,這也許能證明我的能力與經驗?作為求職的方向,或許有渺茫的機會可以找到工作。

接下來我開始在網路與求職網站上尋找文字方面的工作,發現有報刊雜誌的採訪編輯、行銷的文案工作,以及出版社編輯等。雖然只能從有限的資料中瞭解這些工作,經過評估後我決定把雜誌的採訪編輯當作第一順位,我特別喜歡這份工作可以聽到很多故事、寫出很多故事的特性。

但是,大部分求職網站上的工作描述、能力要求寫得很抽象,無法總結出這個職位真正需要的具體能力有哪些,或者它到底是不是真的適合我。因此我在網路上不停查資料,找到一位台灣3大商業雜誌之一的主任編輯的部落格,我發現他剛出新書,並且會在台灣各地舉辦簽書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於是,我馬上買了他的書,一口氣把書讀完,並準備幾個問題去參加他的簽書會。在活動結束後,我據實以告自己對採訪編輯很有興趣,希望他可以分享,這份工作的職務內容到底是什麼、每一天又是如何度過。

這位主任編輯相當熱情,一路跟我聊到簽書會的場地關門,還到旁邊的便利商店繼續分享。

最後,在我們道別之前,他跟我說:「你把履歷、寫過的文章寄給我,我幫你看看,也給一些建議,我想這對你進入這個領域應該會有一些幫助。」

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竟然會有一個素昧平生的人願意這樣幫助我。雖然最後我沒有擔任採訪編輯,而是進入到一間小出版社擔任行銷企劃。

但讓我真正意想不到的是,在出版社工作3、4個月後,我接到這位主任編輯的電話,他說:「最近我要到一個新的雜誌社去上班,剛好缺一個助理,你有沒有興趣跟我一起去呢?」

雖然在經過幾番考量後,我沒有答應,但職業訪談還真的為我創造一份工作,而且是一份不會出現在求職網站上的工作。

職業訪談讓你化被動為主動

我們回過頭來想想,為什麼職業訪談這個方法會有效呢?

我認為職業訪談其實是一場反向面試,不同的是,我們從被動受邀的面試者,轉變為一個主動展現自己的人。因為在職業訪談的過程當中,我們會提出對該職業的理解、對工作內容的思考,當然也有可能展現出自己的熱情與能力。

尤其在提問的過程中,受訪者除了是業界的前輩外,他可能也面試過一些人才,所以非常容易從問題中,判斷到這個人是否真的做足功課。

如果對方覺得你還不錯,一旦公司需要新的團隊成員時,第一時間會先找認識又上進的年輕人,又可以省下招募人才所需的時間與精力。

需要提醒的是,在訪談的過程中,一定要請受訪者多多分享真實的經驗、故事與案例。從具體的場景中,判斷自己喜不喜歡、是否具備相應的能力,就能更深入理解這項工作。雖然不能保證每一次訪談都能創造工作機會,但隨著理解增加能讓機率持續提升,因為越到後面的受訪者,越能感受到你經過認真準備及充分思考。

我想這也是庫爾特能得到7份offer背後的秘密!

練習作業:

  • 如果你有一份想要嘗試的新職業或副業,你計畫訪談的3個對象分別是誰?
  • 你預計在什麼時候完成這三次訪談?
  • 你認為職業訪談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有哪些相應的解決方法?

*本文獲「平凡人的職場上進攻略」授權刊登,原文:如何幫未來的自己創造一個現在根本還不存在的工作?/跩哥

作者簡介_跩哥

跩哥
進入職場9年,完成了年收入35萬成長至250萬的平凡人職涯進化之旅,現任外商公司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專注於透過寫作幫助平凡人掌握「努力的正確方法」改變職場與個人發展,活成更自由、更精彩的自己。
聯絡信箱:dracoleemission@gmail.com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全球股災,你覺得最需要掌握的投資策略是?
危急時刻,商周訂戶俱樂部Youtube公開直播,立即前往:最新財報+關稅戰利弊全解讀
1. 科技股前瞻:選出潛力標的
2. 傳產、金融解析:地雷、優質股名單
3. ETF攻略: 主動、被動一次搞懂
4. 整體投資策略與佈局
5.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曾當股市冤大頭⋯他靠分清「投資和交易」找到穩定獲利3關鍵
職涯 訪談 面試 找工作 職缺
獨立觀點
獨立觀點
編輯精選
展開箭頭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相關文章
廣告
廣告
熱門快訊
廣告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