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職場修練
耶魯畢業,投了38家履歷都沒下文⋯他靠這方法找到原本不存在的職缺

1.《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一書中提到一名男子畢業於耶魯大學和史丹佛大學,畢業後投了38份履歷都沒下文,最後靠職業訪談拿到7個offer。
2.本文作者曾因為想任職雜誌社的採訪編輯,而參加某商業雜誌主任編輯的新書簽書會,會後跟對方暢聊,後來也獲得對方提供的工作機會。
3.職業訪談其實是一場反向面試,在過程當中,我們會提出對該職業的理解、對工作內容的思考,也有可能展現出自己的熱情與能力。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提到一個故事,主角庫爾特畢業於耶魯大學和史丹佛大學。然而,在他開始找工作、投遞了38份履歷後,卻一份offer都沒拿到,庫爾特沒想到用一般的方法找工作竟如此不容易,這讓他非常沮喪。
庫爾特因此改變方法,開始進行職業訪談。他一共邀請了56位受訪者,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從這些職業訪談的對象們,獲得了7份offer。其中6份,他甚至沒有詢問採訪對象的公司是否有職缺,只是專注在瞭解對方的經歷上,反而讓他們主動邀請他加入。
一個更驚人的事實是,這7份工作,只有1份是網路公開招募的職缺,其他6個工作機會根本就不存在就業市場中。
這也許很難讓人相信:一個年輕人麻煩別人花費寶貴的時間,讓自己做訪談,竟然還因此得到工作,天底下真有這麼好的事嗎?有人猜測這可能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然而真正的情況是,我也親身經歷過這樣的事情。
想擔任採訪編輯,就參加雜誌社主任編輯的簽書會
10年前,即將進入職場的我煩惱著:「放棄了材料科學這項專業,自己到底還能做什麼工作呢?」回顧自己的人生,我曾在到瑞典當交換學生的時候,開設部落格撰寫日記,一年下來寫了一百多篇,累積了三百多個粉絲。我發現自己對文字相關工作有興趣,如果能從事這方面的工作,我會過得還算開心。我不禁想,這也許能證明我的能力與經驗?作為求職的方向,或許有渺茫的機會可以找到工作。
接下來我開始在網路與求職網站上尋找文字方面的工作,發現有報刊雜誌的採訪編輯、行銷的文案工作,以及出版社編輯等。雖然只能從有限的資料中瞭解這些工作,經過評估後我決定把雜誌的採訪編輯當作第一順位,我特別喜歡這份工作可以聽到很多故事、寫出很多故事的特性。
但是,大部分求職網站上的工作描述、能力要求寫得很抽象,無法總結出這個職位真正需要的具體能力有哪些,或者它到底是不是真的適合我。因此我在網路上不停查資料,找到一位台灣3大商業雜誌之一的主任編輯的部落格,我發現他剛出新書,並且會在台灣各地舉辦簽書會。
於是,我馬上買了他的書,一口氣把書讀完,並準備幾個問題去參加他的簽書會。在活動結束後,我據實以告自己對採訪編輯很有興趣,希望他可以分享,這份工作的職務內容到底是什麼、每一天又是如何度過。
這位主任編輯相當熱情,一路跟我聊到簽書會的場地關門,還到旁邊的便利商店繼續分享。
最後,在我們道別之前,他跟我說:「你把履歷、寫過的文章寄給我,我幫你看看,也給一些建議,我想這對你進入這個領域應該會有一些幫助。」
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竟然會有一個素昧平生的人願意這樣幫助我。雖然最後我沒有擔任採訪編輯,而是進入到一間小出版社擔任行銷企劃。
但讓我真正意想不到的是,在出版社工作3、4個月後,我接到這位主任編輯的電話,他說:「最近我要到一個新的雜誌社去上班,剛好缺一個助理,你有沒有興趣跟我一起去呢?」
雖然在經過幾番考量後,我沒有答應,但職業訪談還真的為我創造一份工作,而且是一份不會出現在求職網站上的工作。
職業訪談讓你化被動為主動
我們回過頭來想想,為什麼職業訪談這個方法會有效呢?
我認為職業訪談其實是一場反向面試,不同的是,我們從被動受邀的面試者,轉變為一個主動展現自己的人。因為在職業訪談的過程當中,我們會提出對該職業的理解、對工作內容的思考,當然也有可能展現出自己的熱情與能力。
尤其在提問的過程中,受訪者除了是業界的前輩外,他可能也面試過一些人才,所以非常容易從問題中,判斷到這個人是否真的做足功課。
如果對方覺得你還不錯,一旦公司需要新的團隊成員時,第一時間會先找認識又上進的年輕人,又可以省下招募人才所需的時間與精力。
需要提醒的是,在訪談的過程中,一定要請受訪者多多分享真實的經驗、故事與案例。從具體的場景中,判斷自己喜不喜歡、是否具備相應的能力,就能更深入理解這項工作。雖然不能保證每一次訪談都能創造工作機會,但隨著理解增加能讓機率持續提升,因為越到後面的受訪者,越能感受到你經過認真準備及充分思考。
我想這也是庫爾特能得到7份offer背後的秘密!
練習作業:
- 如果你有一份想要嘗試的新職業或副業,你計畫訪談的3個對象分別是誰?
- 你預計在什麼時候完成這三次訪談?
- 你認為職業訪談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有哪些相應的解決方法?
*本文獲「平凡人的職場上進攻略」授權刊登,原文:如何幫未來的自己創造一個現在根本還不存在的工作?/跩哥
跩哥
進入職場9年,完成了年收入35萬成長至250萬的平凡人職涯進化之旅,現任外商公司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專注於透過寫作幫助平凡人掌握「努力的正確方法」改變職場與個人發展,活成更自由、更精彩的自己。
聯絡信箱:dracoleemission@gmail.com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