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AD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近藤麻理惠放棄整理,好療癒?這真的誤會大了!你必須知道的3個真相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近藤麻理惠放棄整理,好療癒?這真的誤會大了!你必須知道的3個真相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近藤麻理惠放棄整理,好療癒?這真的誤會大了!你必須知道的3個真相

近藤麻理惠放棄整理,好療癒?這真的誤會大了!你必須知道的3個真相
近藤麻理惠近期在接受專訪時說自己「有點放棄整理」,網友紛紛表示,這讓他們整理居家環境的壓力沒那麼大了。 (來源:AFP)
撰文者:劉宇彤Haruka
獨立觀點 2023/01/30
摘要

1.日本整理女王近藤麻理惠在《華盛頓郵報》的專訪中,表示自己在生了3個孩子後有點放棄整理,引起網友熱烈討論,甚至有人說「這是2023年最療癒的新聞」。

2.看到麻理惠放棄整理而感到心安的人,也許是內心認為,沒有達成完美的居家狀態,就彷彿自己就沒有資格過富足的生活,但絕非如此。

3.整理真正的目的是「實現理想生活」,將物品與空間維持整齊乾淨,不過是理想生活的一環。

日本整理女王、《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系列作品的作者——近藤麻理惠(Kondo Marie),在2023年1年26日的《華盛頓郵報》專訪中,表示自己在生了3個孩子後有點放棄整理。

隨後不少網友留言:「太激勵人心了!」、「這是2023年最療癒的新聞!」但如果就字面上解讀「有點放棄整理」這段話,可能會完全誤解了近藤麻理惠的意思。

觀念一:「斷捨離」與「怦然心動」都只是一種整理方法

日本整理收納的現代史,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掀起的第一波整理風潮——日本經濟學家野口悠紀雄(Noguchi Yukio)的著作《超整理法》大賣。在此之前,社會大眾對於「整理」與「打掃」的認知並沒有太大差別,書店也尚未出現「整理收納」此一分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D

山下英子(Yamashita Hideko)的著作《斷捨離》在2009年出版後爆紅,「斷捨離」一詞甚至入圍隔年「新語・流行語大賞」。這股風潮隨著中文譯書襲捲台灣,直至今日仍深刻的影響台灣人對整理的認知。

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緊接於2010年出版,當時引起的迴響並不如斷捨離熱烈。但隨著近藤麻理惠2014年和老公移居洛杉磯,怦然心動的魅力竟一路從歐美紅回亞洲。近藤麻理惠入選《時代》雜誌2015年度「全球百位影響力人物」,甚至在2019年,Netflix推出與著作同名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真人實境秀。

然而,無論「斷捨離」或「怦然心動」,都只是整理的一種方法,無法作為整理的代名詞。

日本現有35家整理收納流派/協會,其中包含「斷捨離」與「怦然心動整理法」,共發行逾百張相關證照,其中公信力較高的約有69張*1。取得證照者,得以「整理收納顧問」、「生活規劃整理師」、「親子整理顧問」、「生前整理顧問」、「垃圾屋清掃士」等職稱從事商業活動。如同料理有台式、義式與美式等各種類別,整理收納風格也因對象、專門性與核心主題不同而有所差異*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35家流派、69張證照數字參考來源為《全部わかる! 片づけ収納のプロの仕事》(JCO一般社団法人片付け整理収納協議会)。

*2:日本現在規模最大的2個協會為:「Housekeeping協會」(ハウスキーピング協会)與「JALO日本生活規劃整理師協會」(一般社団法人日本ライフオーガナイザー協会),取得一級證照人數分別為1萬2975名與3248名。(一級為可執業等級,但取得證照人數非等同執業人數。)

日本現有35家整理收納流派/協會,約有69張具公信力的相關證照。
日本現有35家整理收納流派/協會,約有69張具公信力的相關證照。 (來源:一般社団法人片付け整理収納協議会)

在日本聘請整理收納業者的風氣普及,可依自身需求尋求不同流派的專家協助,多數專家其實並非斷捨離或近藤麻理惠所屬流派出身。

觀念二:整理的本質是「安排優先順序,將資源最大化」

常見的整理對象是「物品」,透過檢視所有物品,進行分類,再挑選、分別出真正重要與喜歡的品項。

整理的過程超越次元,從大腦到心靈,從物品、空間,再到資訊與時間,涉及範圍廣泛,執行時也勞心勞力。光是「塞在廚房抽屜中從未拆封的週年慶滿額禮」,就涉及人的行動、生理、與心理,以及空間動線、大小、位置高低,更體現了一個人的時間觀念與理財態度。

整理的基礎概念更可橫跨經濟學、心理學、管理學與哲學。對於自己花費大把鈔票購買的名牌精品,花一整天排隊才買到、不合穿的球鞋,這些無法輕易放手的心態,便是經濟學中常見的沉沒成本(Sunk Cost)概念。

整理透露的本質,是了解自己、衡量成本後,安排優先順序,將資源最大化。「資源」因人而異,可能是有更多空間可以活用,可能是增加做喜歡事情的時間,可能是減少支出、增加資產,也可能是得到家人的信賴以滿足情感需求。終極的整理,實踐的不只是井井有條的空間,而是理想的生活。

能夠時常意識到「我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並做出決策,就是經常整理、擅長整理的人,信手拈來的習慣。

「稍微放棄整理對我來說是個好方法。因為我了解到,現在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享受和孩子在家相處的時光。」(I have kind of given up on that in a good way for me. Now I realize what is important to me is enjoying spending time with my children at home.)
——華盛頓郵報〈MARIE KONDO’S LIFE IS MESSIER NOW — AND SHE’S FINE WITH IT〉

近藤麻理惠以稍微放棄整理,換取和孩子在家相處的時光。
近藤麻理惠選擇以「稍微放棄整理」,換取和孩子在家相處的時光。 (來源:IG: mariekondo(https://www.instagram.com/mariekondo/))

近藤麻理惠在面臨工作與家庭蠟燭多頭燒時,選擇暫時犧牲居家整齊狀態,以換取陪伴孩子的時間。她並沒有選擇「減少工作時間」,是選擇「家裡不需要那麼整齊」;以前要做到100分,現在只要做60分就好。「居家整齊」就像購物車中的商品,從立刻購買變成下次再買,不過是暫緩而已。

觀念三:麻理惠的放棄,只是暫時休息;一般人的放棄,是結構性問題

因為整理涉及太多層面的問題,所以一旦「真正整理好」就不太容易變亂。即使變亂了,通常都是屬於很快就能復原的表面問題。例如我主持完活動回家,也會把行李亂丟。但隔天只要5分鐘就能整理好,因為洋裝和高跟鞋等物品,都是遵循我最直覺的動線收納、基於真正了解自己的前提安排的。

麻理惠的家,物品數量、分類、動線與配置,也都是經過長期規劃,並配合家中所有使用者的習慣。她現在一個轉身,應該就能在短時間內,把家恢復為昔日狀態。

但凌亂或囤積傾向嚴重的人,因為面臨各層面失衡的結構性問題,往往不知道如何跨出第一步。需要長時間釐清價值觀、安排生活優先順序,一點一滴著手整理。

若真的以為「連近藤麻理惠都放棄了,那我還堅持什麼」,就誤會大了。

在第三個孩子出生後,她意識到對現階段而言,更怦然心動的是「陪伴孩子」。以退為進,看似「放棄整理」卻扎扎實實的整理好現階段的人生,麻理惠完全施展了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

看到麻理惠放棄整理而感到心安的人,也許內心都有個認為「我還不夠好」的自己。不知不覺背負了外界的高標準,沒有達成完美的居家狀態,彷彿自己就沒有資格過著富足的生活,但絕非如此。

整理真正的目的是實現理想生活。將物品與空間維持整齊乾淨,不過是理想生活的一環。不善整理的人,依然能夠從其他愛好與活動實現同等的價值感,一份充滿熱忱的工作、與親友共度的時光、遠離塵囂的旅行⋯⋯,只要隨時意識當下,做著感覺幸福的事,都能體現整理的精神。

不存在著真正不會整理的人。擅長整理的人,只是找到比較適合自己的方法。如同每個人愛吃的料理不同,適合每個人的整理方法也不同。這世界上有幾個人,就有幾種整理方法與標準。不需要批判自己、和他人比較,也切勿指責他人。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步調,施展讓自己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

*本文獲「劉宇彤Haruka」授權轉載,原文:近藤麻理惠放棄整理?這真的誤會大了!你必須知道的三個真相。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全球股災,你覺得最需要掌握的投資策略是?
危急時刻,商周訂戶俱樂部Youtube公開直播,立即前往:最新財報+關稅戰利弊全解讀
1. 科技股前瞻:選出潛力標的
2. 傳產、金融解析:地雷、優質股名單
3. ETF攻略: 主動、被動一次搞懂
4. 整體投資策略與佈局
5.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曾當股市冤大頭⋯他靠分清「投資和交易」找到穩定獲利3關鍵
居家生活 近藤麻理惠 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 整理
獨立觀點
獨立觀點
編輯精選
展開箭頭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相關文章
廣告
廣告
熱門快訊
廣告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