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董事長搬行李、總經理鋪床都是「安靜雇用」!2023年不可不知職場趨勢,是什麼?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董事長搬行李、總經理鋪床都是「安靜雇用」!2023年不可不知職場趨勢,是什麼?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董事長搬行李、總經理鋪床都是「安靜雇用」!2023年不可不知職場趨勢,是什麼?

董事長搬行李、總經理鋪床都是「安靜雇用」!2023年不可不知職場趨勢,是什麼?
此刻人力荒延燒,但是經濟逆風下,另外聘請全職員工,恐成為雇主的成本負擔。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邱韞蓁 編譯
商周頭條 2023/01/09
摘要

1. 市調公司顧能預測,2023年最夯職場趨勢之一,將是「安靜雇用」(Quiet hiring),指讓現有員工暫時轉任其他角色、承擔不同任務;或者向外招聘短期人力。

2. 董事長搬行李、總經理鋪床等,其實都是類似例子。因為此刻人力荒延燒,企業又需要抵禦經濟逆風、降低成本,就很可能祭出「安靜雇用」。

3. 「安靜雇用」若讓員工感到過勞、被低估,恐致其躺平與離職;人資專家建議,雇主應與其透明化溝通,並提供升遷或加薪等實質效益,甚至有望成為安靜離職者再次努力的動力。

經濟衰退當前、公司人力又不夠用,當老闆鼓勵你兼差其他工作,你埋單嗎?

新的1年才剛揭開序幕,除了「安靜離職」,職場又悄悄出現了新現象!根據市調公司顧能(Gartner)預測,2023年,雇主與員工不可不知的職場趨勢之一,將是「安靜雇用」(Quiet hiring)。

這是什麼?誇張一點比喻,安靜雇用就是暫時讓員工1個打10個;也就是沒有實際雇用全職員工,卻默默增加組織的技能或能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近的例子,是長榮航勤因為人手短缺,導致航班延誤,董事長陳有玉等高層因此親赴最前線協助搬行李;以及,飯店業大復甦,不只台北君悅總經理陳隆慶得親自鋪床,財務、工程、行銷業務等後勤部門也都要支援房務。

顧能解釋,當員工「安靜離職」,不想努力、只完成最低限度的要求時,代表組織雖然成功留住人才,卻變相失去了技能與能力;「安靜雇用」則相反,組織不想招聘,卻能藉此轉型或進化。

為何「安靜雇用」即將席捲職場?組織又該如何應對?

缺工、不景氣!航空、飯店、科技業都在「安靜雇用」

「2023年的現實是,無論經濟衰退是否到來,大家都感到緊張,」人資專家、顧能的未來工作研究團隊負責人麥可蕾(Emily Rose McRae)解釋,「即使組織不一定會凍結招聘或裁員,卻可能放慢招聘腳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換言之,「安靜雇用」是為了應對緊急需求而誕生。此刻人力荒延燒,企業若急欲抵禦經濟逆風、降低成本,就很可能祭出「安靜雇用」——針對組織內部,讓現有員工暫時轉任其他角色、或者承擔不同任務;針對外部,與其聘請全職員工,而是向外尋找短期人力,如藉由校友網路、零工、承包商、回鍋員工等,進而維持最關鍵業務運轉。

又例如,不只台灣機場鬧人力荒。早在2022年8月,澳洲航空(Qantas Airways)面對邊境重新開放,早已徵求逾百位高層與經理,暫時卸下原本職務,充當3個月的地勤人員。每人1週要值班3至5天,每天輪班4至6小時,以確保航班順利飛行。

事實上,不只藍領職位,商業雜誌《Inc.》揭露,Google也正在採取「安靜雇用」!

報導指出,招聘時,它會先在內部尋找有無適合的候選人,尤其鼓勵已經開始肩負原本工作之外的其他職責、或有了相關經驗的員工,證實有能力承擔該職位,將被優先考慮。

為了給予回饋,這些舊員工內轉到新職位時,通常能獲得升遷或加薪。對雇主而言,這不僅大大降低找錯人的風險,還能省去招聘、培訓等大筆費用成本。

「安靜雇用」若操作得宜,有望消滅倦怠危機

然而,「安靜雇用」看起來是幫公司省成本、同時確保效率的好方法,但當雇主處理不適當,卻可能導致員工「安靜離職」!麥可蕾指出,其實這個方法的成敗與否,端看雇主是否與員工透明化溝通。

已經有網友戲稱,「安靜雇用」根本就是剝削員工的新招;臨時被調到其他部門,也會讓人產生「阿...原本工作不太重要」的想法,因此覺得不受重視。而感到過勞、價值被低估,正是導致員工躺平與離職的重要影響原因。

所以,麥可蕾建議,雇主應該要與員工進行頻繁溝通,解釋工作調整的背後原因、以及對其職涯有何實質助益。「如果你只是要求一群人做出改變、增加新任務,你應該要解釋清楚:『這對他們代表什麼?』」她舉例,是拿到升遷或加薪機會?或取得工作生活平衡?

由此可見,若「安靜雇用」操作得宜,其實不只企業,對員工也有益!

因為如果雇主願意獎勵員工承擔更多責任,對員工而言,這是爭取強化自身技能、拓展職涯的好機會;CNBC報導,尤其對倦怠員工、或安靜離職者而言,更有望成為向上新動力,是追求努力突破、增加參與度的解方。

資料來源:CNBCInc.IQ PARTNERS

核稿編輯:吳和懋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全球股災,你覺得最需要掌握的投資策略是?
危急時刻,商周訂戶俱樂部Youtube公開直播,立即前往:最新財報+關稅戰利弊全解讀
1. 科技股前瞻:選出潛力標的
2. 傳產、金融解析:地雷、優質股名單
3. ETF攻略: 主動、被動一次搞懂
4. 整體投資策略與佈局
5.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曾當股市冤大頭⋯他靠分清「投資和交易」找到穩定獲利3關鍵
安靜雇用 缺工 倦怠 經濟衰退 職場 安靜離職 招聘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