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職場修練
有人脈、知識和經驗!這2點做好,中年重返職場比年輕人有優勢

1.妥善運用中年人力其實是紓解短期缺工的好方法,也能幫助中年人重回職場建立信心。對於投資人來說,中年人才甚至可能是風險更低的選項。
2.中年人其實是更好的投資對象,擁有產業知識與人脈,更知道過去失敗的原因是什麼。但找人選時需要注意4個重點。
3.中年再就業的2大失敗原因在於:一是忍不住下指導棋;二是潛意識仍認為自己做的工作不光彩,導致拉不下臉、最後待不下去。
由於人類的健康狀況普遍改善、平均壽命增加,以至於人們的工作年限也拉得更長。妥善運用中年人力其實是紓解短期缺工的好方法,也能幫助中年人重回職場建立信心。對於投資人來說,中年人才甚至可能是風險更低的選項。然而,想返回職場的中年人也必須有讓自己重新開機的自覺。
在日本麥當勞鼓勵中老年人再就業的廣告。圖中的主文案是這樣說的:

在當今平均壽命和健康狀況都比從前好的社會中,其實無論是否已經退出職場,中、老年人都是不錯的人力資源。
像麥當勞這樣的服務業進用這群人,一來可以紓解「年輕人不好找」的問題,二來也讓中年人力有舞台發揮。
中年人是投資者的金礦
我曾跟某位投資人提議,其實可以成立一筆投資基金,專門投資有心再度創業的中年人。因為理論上,這些人已經有產業知識、可能也有不錯的現成人脈;即使過去曾經失敗,至少會比較知道怎麼做,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在這樣的前提下,或許日後的成功機會,還比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高,不僅擁有想法和技術之外,還握有其他資源。
但這樣需要過濾4個點:
1.品德
如果過去因為掏空公司,或是其他違反職業倫理的原因而失敗,可能就不適合。
2.心態
必須是積極、想做事的態度,不是來「混個好退休金」。而且願意放下身段,重新學習不同行業的知識和態度,而非拿著過去的資歷出一張嘴,對年輕人指指點點、什麼事都看不慣。
3.資歷運用
如果過去的資歷和經驗,能用在新創的題目上當然更好。
4.學習能力
除了具備願意學習的心態之外,能夠學習新事物的能力也很重要。不然發展新事業、開發新市場時,還抱著30年前的做法也不行。
以投資角度來看,並非對中年人力照單全收,而是基於上述4點過濾後,再透過充分溝通創業題目,作為審查。
重新工作也是重新學習
即使不適合當作被投資對象,去速食店或其他行業工作也是良好的發展機會。有些中年人不缺錢,鐘點薪資多少並非首要考量;能夠出門動一動、學習做漢堡、接觸外界的人、磨磨急性子,其實也不是壞事。
如果勤勞一點,還可以觀察速食店的工作流程、管理方式、供應鏈運作、店面動線設計邏輯,甚至研究當地客群的特性,如:客群輪廓、尖峰時間、常點品項等,說不定對於下次創業帶來幫助。即使不想再創業,也不想再花時間觀察這些商業運作,找一份自己喜歡的簡單工作來做,都是好事。
中年再就業的成功案例
在我過去寫的〈職涯困境的解決之道,除了進修還有什麼〉一文中,就曾經提過一個當年的「再就業」成功案例:
他進來之後,徹底整理了我們原本認為已經無懈可擊的表格、流程、甚至商品入庫之後擺放的順序與堆積方式;不僅讓效率大增、錯誤變少、業務部門出貨更順利,同仁也不必為了盤點、對帳、調整商品的位置而額外加班。
而他成功的原因,除了本身就有知識和經驗之外,還有很重要的心態調整。他在得到稱讚之後說:
這沒什麼。我喜歡這份工作,所以並不覺得「屈就」,也願意不斷用心去思考怎麼改進;而一直改進所累積下來的,就是好的經驗。
只要經驗累積多了,相對簡單的問題大多可以迎刃而解。你現在看到的,其實都是我十年前就想過、也做過的改進。
中年再就業的常見失敗原因
但回過頭來說,中年再度就業的失敗原因,多半因為過不了這2關:
1.忍不住不下指導棋
有幾十年經驗的人,在看到問題時很難不出聲音,就算這些問題只有他認為有錯。
如果是再創業的老闆、或是有一定權責的主管,當然可以隨意發揮。但如果進到麥當勞這種已經有成熟SOP的公司,即使你覺得「漢堡多煎30秒更好吃」,恐怕也不能任意改變。
即使你在第一線堅持「多煎30秒」,漢堡真的變好吃了,也可能造成其他同事、所在分店,甚至整個體系的困擾。
至於如何將「多煎30秒」這個觀念傳達到總部、獲得認可並且採用建議,進而優化整個作業體系,「這就要看年齡的功力啊。」
我的建議是:平時深藏不露,但在適當的時機才「露兩手」解決問題,更能贏得年輕人的尊敬。
2.因為潛在的職業階級觀念而拉不下臉
有些人會說,「我會來麥當勞工作,就是沒有高低觀念」,但真正站在櫃台時,卻又很怕被人認出他「曾經是某公司的經理」,或是被親朋好友知道「竟然在這裡工作」。做了一段時間後,還是做得很彆扭,最後待不下來。
「心態歸零」對於重返新職場的中年人是很重要的。不管過去有多輝煌的戰績,換了環境後,抱著新人的態度重新學習,也不需要怕拋頭露面,或怕被認出來。心情能夠坦蕩,才是職涯再開機的第一步。
願意重新開始,就能遇見新的機會
作為一個曾經有些許成就和經驗、曾經失敗、也曾經考慮過重新開機的中年大叔,我想我是有資格提供上面這些分析和建議的。
我曾在困難時,公開表示過對於倉管、警衛等的工作都不排斥,也考慮過速食店或便利商店。許多朋友都感到十分驚訝,不斷向我說「你為什麼會考慮這些?」「應該不至於吧?」的話。
雖然後來幸運的遇見其他機會,但那段時間的我,非常審慎考慮過「指導棋」和「拉不下臉」這2件事。認真思考過、清楚知道自己不會在乎、並且願意重新學習後,才做了這樣的決定。
我很感謝當時朋友們的關心,但對我來說,無論在哪裡重新開機,都是新的學習和起步機會。
人生中難免會遇到不如意的工作,但不會有學不到東西的工作。無論你是中年人、老年人,還是新鮮人,我相信這些內容對你都適用。
*本文獲「《吐納商業評論》電子報」授權刊登,原文:中年人是投資者的金礦,但也要有重新開機的自覺/傅瑞德
傅瑞德
《吐納商業評論》主編,半生科技業、半生出版業。曾任企業行銷長、雜誌總編輯與社長、大學講師、創立過多家數位媒體;工作橫跨商管、網路、科技、商業、語言、軍事等領域。目前為企業與新創公司提供品牌再造、行銷策略架構、產品規劃、多語文案與文化轉換顧問等服務。聯絡我:ask@tuna.to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商周大調查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